关键词:
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
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治疗策略
预后
随访
摘要:
目的探讨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SISMAD)患者的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TA)特征、治疗策略及预后。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入院的27例SISMAD患者的临床资料和CTA特征,依据保守治疗过程中腹痛缓解时间将患者分为早期缓解组(n=16,﹤3 d)和疼痛持续组(n=11,≥3 d)。观察所有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及CTA特征。出院后定期随访并复查CTA,分析SISMAD患者的治疗情况、随访情况、腹痛持续时间长的影响因素以及不同Sakamoto分型SISMAD患者的影像学转归情况。结果27例SISMAD患者中,5例患者采取血管腔内治疗,其余患者均采取保守治疗。住院期间,5例实施血管腔内治疗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缓解,未出现肠坏死、动脉破裂出血等并发症。在CTA形态特征方面,分支累及情况与SISMAD患者的疼痛持续时间可能有关。27例SISMAD患者中,共15例患者获得门诊及CTA随访,随访时间为4~2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2个月。2例Ⅰ型患者中,有1例患者变化不大,另外1例患者出现瘤样扩张;Ⅱ型患者无明显变化;5例Ⅲa型患者中,3例患者完全吸收(包括2例腔内治疗患者),1例患者变化不大,1例患者转为Ⅱ型;1例Ⅲb型患者转变为Ⅲa型;6例Ⅳ型患者的血肿完全吸收,肠系膜上动脉(SMA)完全重塑(包括2例腔内治疗患者)。结论症状性SISMAD患者的预后较好,单纯保守治疗可获得较好的疗效。CTA形态特征显示累及分支患者的疼痛持续时间可能较长。大部分Ⅳ型SISMAD患者的SMA可完全重塑,Ⅰ型和Ⅱ型SISMAD患者SMA完全重塑的概率较低,Ⅲ型SISMAD患者SMA的血管重塑变异较大,需注意随访。腔内治疗可促进SMA的重塑,但远期疗效和并发症仍需进一步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