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浆细胞白血病
临床特点
生物学特征
治疗
预后
摘要:
目的浆细胞白血病(Plasma cell leukemia,PCL)是一种恶性浆细胞疾病,发病率相对较低,但侵袭性强、总体预后极差。本研究旨在探讨PCL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以提高对PCL的诊疗水平。
方法本研究共纳入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2012年6月至2023年6月诊断的30例PCL患者的住院资料,根据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primary plasma leukemia,pPCL)与继发性浆细胞白血病(seccondary plasma leukemia,sPCL)的定义,分为pPCL组及sPCL组;随机抽取同时期初治的60例初治多发性骨髓瘤(newly diagnosed multiple myeloma,NDMM)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几组患者的临床特点、生物学特征、治疗反应及预后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sPCL与NDMM的临床特征对比:pPCL组、sPCL组、NDMM组3组患者的溶骨性病变比例、Hb、PLT、LDH、血清β2-MG指标统计分析结果示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结果显示,sPCL组较NDMM组PLT明显减少(42 vs 16×10~9/L,P<0.001)、LDH升高(360 vs 179U/L,P=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NDMM组骨性病变明显多于pPCL(45.5%vs 78.3%,P>0.0125),无统计学差异。M蛋白分型中3组均高表达Ig G型,只有MM表达Ig D型(P>0.05),非分泌型pPCL的比例明显高于sPCL、NDMM组(P<0.05),但两两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以P值<0.0125为检验标准。
***、sPCL与NDMM的生物学特征对比:细胞遗传学方面,t(11;14)和del(17p)在三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提示sPCL患者发生del(17p)比例明显高于NDMM患者(P<0.0125)。浆细胞免疫表型中,pPCL CD28的表达率显著高于NDMM,有统计学差异(P<0.0125)。此外,NDMM患者的CD56表达率高于pPCL、sPCL,但均未达统计学差异(P>0.05)。
***、sPCL与NDMM整体生存对比:整体上PCL患者生存率极低,pPCL和sPCL的中位总生存期(m OS)均显著低于NDMM,pPCL与NDMM以及sPCL与NDMM的m OS分别为:3 vs 19个月,P<0.001及5 vs 19个月,P<0.001。pPCL与sPCL患者O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随访期间,30例PCL患者19例发生死亡,2例(10.50%)患者于诊断后1个月内死亡。此外,PCL患者早期死亡率均显著高于NDMM(P<0.05)。
4.治疗方案对PCL患者预后影响:(1)仅接受对症支持治疗的pPCL患者中位病程低于接受新药(即PIs或IMIDs)化疗的患者(2 vs 4m,P=0.100);在使用新药的患者中,与单用PI治疗相比,PI联合IMi D的诱导治疗可改善患者m OS(6.5 vs 3m,P=0.784);与未行ASCT患者对比,新药诱导治疗联合ASCT生存预后更差(m OS:3vs 5m,P=0.387)。(2)新药(PIs或IMIDs)诱导化疗的pPCL患者,总体有效率为25.0%;2例行诱导治疗联合干细胞自体移植(HSCT),有效率为50.0%。(3)接受对症支持治疗的sPCL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4m,低于接受新药化疗方案(4 vs 6,P>0.05)。在使用新药的患者中,与单用PI治疗相比,PI联合IMi D的诱导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m OS(9.5vs 4.5m,P=0.784)。(4)新药(PIs或IMIDs)诱导化疗的sPCL患者,总体有效率为12.5%;其中1例行诱导治疗联合干细胞自体移植(HSCT),有效率为100%。
***预后影响其他因素分析:治疗方案、性别、年龄、WBC、Hb、PLT、ALB、GLB、Ca、LDH、血清β2-MG、外周血浆细胞比例、溶骨性病变比例以及细胞遗传学异常发生率均对pPCL、sPCL组OS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1.与NDMM相比,PCL常合并严重的贫血、出血以及高肿瘤负荷(如LDH、β2-MG等),但溶骨性病变的发生率更低。M蛋白类型中,Ig G最常见,Ig A型次之,仅NDMM表达Ig D型,非分泌型pPCL的比例明显高于sPCL或NDMM。PCL发生细胞遗传学异常比例较NDMM更高,sPCL的del(17p)发生率显著高于NDMM及pPCL。
2.与NDMM相比,PCL整体预后较差。PCL患者新药化疗预后优于未化疗组,通过PI联合IMi D的诱导治疗明显改善PCL患者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