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疝,横膈,先天性
胸廓切开术
剖腹术
胸腔镜
腹腔镜
外科手术
儿童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先天性膈疝(CDH)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23年8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158例CDH患儿为研究对象。①根据手术方式及手术入路,被分为开胸组-1(n=7)、开腹组-1(n=61)、胸腔镜组-1(n=85)及腹腔镜组-1(n=5)。胸腔镜组-1与腹腔镜组-1 CDH患儿中,中转开放手术治疗的CDH患儿为12例,术后死亡CDH患儿为7例。②除外首次CDH修补术后死亡及腔镜手术中转开放手术的19例CDH患儿后,对139例CDH患儿进一步根据手术方式及手术入路,将其分为开胸组-2(n=6)、开腹组-2(n=58)、胸腔镜组(n=71)与腹腔镜组(n=4)。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上述分组CDH患儿的手术时月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率、术后胸腔引流管置管时间、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天数、术后肺部相关并发症及CDH复发率等进行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或χ2检验比较。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审批文号:(2024)年伦审(研)第(39)号]。结果本研究CDH患儿的总体死亡率为5.1%(8/158)。12例中转开放手术的CDH患儿中,胸腔镜组-1中转开胸手术者为3例、中转开腹手术者为8例;腹腔镜组-1中转开腹手术者为1例。开胸组-2、开腹组-2、胸腔镜组-2、腹腔镜组-2 CDH患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留置时间分别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中输血率、术后胸腔引流管、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及住院天数分别比较,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肺部并发症情况中,9例(6.5%)发生气胸:开腹组-2为4例、胸腔镜组-2为5例;3例(2.2%)发生乳糜胸:开腹组-2为1例、胸腔镜组-2为2例;2例发生肺不张(1.4%),均为开腹组-2 CDH患儿;这4组患儿术后气胸、乳糜胸、肺不张发生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果显示,7例CDH患儿术后复发,总体CDH复发率为5.0%;开胸组-2、开腹组-2、胸腔镜组-2、腹腔镜组-2 CDH患儿术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不同手术方式治疗CDH患儿,均安全、有效,并各有优劣,手术方式的选择需综合考虑患儿病情、外科医师技术特点及手术条件。开放手术在CDH患儿中仍然占据重要地位,但是胸腔镜微创手术已成为CDH患儿的优选术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