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糖尿病,2型
早发
发病率
人群监测
流行病学
摘要:
目的探讨天津市2006—2022年早发2型糖尿病(T2DM)的发病特征和变化趋势。方法为横断面研究。采用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集的2006—2022年天津市居民糖尿病发病监测数据,分析40岁以下人群T2DM发病率,并比较其在不同年龄、性别及地区间的差异,使用2000年中国第5次人口普查结果作为标准人口计算标化发病率,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发病率的时间变化趋势,Cochran-Armitage检验分析发病率的年龄趋势,Pearson卡方检验比较组间差异。结果2006—2022年,天津市共报告40岁以下人群的T2DM新发病例29977例,早发T2DM粗发病率为12.21/10万~55.09/10万,标化发病率为11.49/10万~48.04/10万。早发T2DM标化发病率以2015年为节点呈先上升后稳定趋势,2006—2015年年度变化百分比(APC)为15.19%(t=8.206,P<0.001),2015—2022年APC为3.00%(t=1.897,P=0.082)。按照居民年龄分析,结果显示T2DM的报告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30~39岁年龄组最高(P<0.001);20~29岁年龄组的报告发病率的年均增长速度最快,T2DM发病率年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为15.07%(t=11.638,P<0.001)。按照居民性别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和女性居民的早发T2DM标化发病率均以2015年为节点,2006—2015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APC男性=15.65%,APC女性=14.29%,均P<0.001),2015—2022年呈稳定状态(均P>0.05);2006—2022年历年男性标化发病率均高于女性(P<0.05)。按照居民为城市或农村居民分析,结果显示2006—2012年城市居民早发T2DM标化发病率呈上升趋势(APC=18.77%,t=4.887,P<0.001),2012—2022年呈稳定状态(APC=1.95%,t=1.823,P=0.093);农村居民以2015年为节点,2006—2015年呈上升趋势(APC=18.46%,t=7.364,P<0.001),2015—2022年上升速度放缓(APC=4.32%,t=2.225,P=0.046);2014—2022年历年农村标化发病率均高于城市(P<0.05)。2006—2022年天津市早发T2DM患者伴发并发症情况分析结果显示,30~39岁人群伴有并发症的比例高于其他年龄组(χ^(2)=72.744,P<0.001),男性高于女性(χ^(2)=168.260,P<0.001),城市高于农村(χ^(2)=14.056,P<0.001);酮症酸中毒和神经病变分别是最主要的急性和慢性并发症类型。结论2006—2022年天津市早发T2DM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20岁以上人群、男性和农村地区人群为早发T2DM防控的重点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