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棘球蚴病
流行病学
空间格局
新疆
摘要:
目的 分析2023年新疆棘球蚴病流行病学特征及空间分布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收集2023年新疆新发现棘球蚴病报告病例数据。采用MicrosoftExcel2016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和图表制作;采用ArcGIS10.8软件,基于新发现棘球蚴病报告病例数绘制三维趋势图,分析报告病例数在空间上的分布和变化趋势;基于个案数据间的空间关系,绘制冷热点地图,分析不同地理位置的病例间聚集模式;基于冷热点分析结果,采用反距离插值法获取2023年新疆棘球蚴病冷热点预测图,分析新疆未来可能的高风险地区。结果 2023年新疆共报告新发现棘球蚴病病例958例,14个地州(市)均有病例报告,其中伊犁州报告病例数最多,为309例(占总报告病例数的32.25%)。男性病例506例(占52.82%),女性452例(占47.18%);病例年龄最小2岁,最大99岁,平均45.0 (20.0,56.0)岁,其中6~11岁(占10.54%,101/958)、12~17岁(占10.86%,104/958)和48~53岁(占14.41%,138/958)年龄段报告病例数占比较高;职业分布以农牧民占比最高,为46.66%(447/958)。空间描述性分析显示,新疆96个县(市)平均报告病例例数为6.0 (2.0,13.5)例,新发现报告病例数呈现从西到东先增后降、从南向北逐渐增高的趋势。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表明,2023年新疆棘球蚴病存在空间自相关性(Moran’sI=0.028,Z=2.584,P <0.05),即存在空间聚集现象。冷热点分析可见,北疆报告病例数较多,较多区(县)呈现出高值聚集,是发病热点区域;南疆报告病例数较少,呈现出较多低值聚集,是发病冷点区域。结论 新疆棘球蚴病呈空间聚类分布,总体呈现北疆高于南疆,北疆的西南部地区是棘球蚴病发病热点区域,以此为中心向东南方向辐射,需在该类地区开展重点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