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
急性乙肝
流行病学特征
时空聚集性
摘要:
目的 分析宁夏回族自治区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其发病时空聚集区域,为制定乙肝防控策略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2—2023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急性乙肝病例资料,描述其流行特征和变化趋势;采用ArcMap10.8软件进行全局空间自相关与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采用SaTScan 10.0软件进行时空聚集性分析。结果 2012—2023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共报告急性乙肝病例2 809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3.34/10万,平均下降速度为4.40%(P=0.003,EAPC 95%CI:-2.27%~-6.48%);报告发病率最高的年龄组为20~<30岁组(5.20/10万),最低为0~<10岁组(0.30/10万);男性报告发病率(4.23/10万)高于女性(2.60/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9.82,P<0.001);各县(区)均有病例报告,每间隔3—4年出现一次流行高峰,分别为2015年(6.95/10万)和2019年(4.53/10万)。全局空间自相关与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2023年宁夏各县(区)间急性乙肝发病率存在全局空间自相关性(Moran's I=0.229),发病呈明显地区性聚集(Z=1.988,P=0.047);2012—2023年宁夏急性乙肝报告发病率存在“高-高”聚集区和“低-低”聚集区,“低-低”聚集区主要分布在宁夏南部地区(原州区、隆德县)和中部地区(中宁县和同心县);2023年“高-高”聚集区主要分布在宁夏北部地区的惠农区。时空扫描结果显示,2012—2023年宁夏共有5个高发聚集区,包括4个一级聚集区和1个二级聚集区,其中最大聚集地区为平罗县,聚集时间为2012年2月—2018年1月。结论 2012—2023年宁夏急性乙肝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存在明显的时空聚集性,建议引导20~<30岁、男性群体尽早全程完成乙肝疫苗接种,同时加强惠农区急性乙肝发病的监测和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