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甲型流感病毒
乙型流感病毒
肺炎支原体
流行病学
呼吸道合胞病毒
摘要:
目的探讨上海宝山地区2017-2023年某医院患者呼吸道病原体在新冠疫情前后的流行性情况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23年3月来该院就诊的呼吸道感染的门诊和住院患者347560例,检测的病原体包括流感病毒(INF)[包含甲型流感病毒(FluA)和乙型流感病毒(FluB)]、肺炎支原体(MP)、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柯萨奇病毒(CV)、人细小病毒B19(HPV B19)、腮腺炎病毒(MV)。以2017年9月至2019年12月检测出病原体的患者为新冠疫情对照组,2020年1月至2023年3月检测出病原体的患者为新冠疫情观察组。分析2017年9月到2023年3月在不同年份、年龄、季节和性别的呼吸道病毒阳性率,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间的阳性率和两组在不同性别的阳性率。以2019、2021、2023年1-3月份甲流的感染率分别作为新冠疫情前、中、后进行比较分析。分析2023年3月份甲流阳性率与年龄、性别和就诊科室的关系。结果FluA和FluB在2019年的阳性率最高(12.35%,4.3%),随后下降后在2023年再次达到高峰18.49%。年龄段中以学龄期(6~8岁)和青少年期(9~18岁)感染率最高,分别达到了8.55%和8.33%,不同年龄段的RSV感染率没有统计学差异(χ^(2)=9.866,P=0.196),其他病原体的感染率均有统计学差异。不同季节的RSV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681,P=0.053),其他病原体的感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春季呼吸道总感染率最高达到了5.62%,其次为冬季5.59%。不同性别间FluA、FluB和CV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呼吸道感染病原体在性别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和观察组间的χ^(2)检验发现仅有CV在疫情前后的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43,P=0.423),其他呼吸道感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男女性别间FluA、FluB、RSV、C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中FluA、ADV、M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新冠前、后的甲流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月份的甲流总感染率为18.58%。不同年龄段的χ^(2)检验有统计学差异(χ^(2)=830.004,P<0.001),6~8岁的感染率最高29.73%,而9~18岁的感染人数最多达到了971例。男性阳性率高于女性,发热门诊占43.00%,儿科门诊占39.14%。结论常见的呼吸道病原体多在春季和冬季发生大流行,应及时积极地进行预防和干预,有助于控制呼吸道感染的大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