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水痘
流行病学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广州市番禺区
摘要:
目的分析2013—2022年广州市番禺区水痘流行病学特征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情况,为制定水痘防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监测报告管理系统”中收集2013—2022年广州市番禺区水痘疫情数据结合人口统计资料进行分析。采用多个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χ^(2)检验。结果2013—2022年番禺区共报告水痘病例35080例,无死亡病例,年均发病率193.05/10万,总体呈下降趋势(趋势χ^(2)=10644.262,P˂0.001),2017年发病率(371.14/10万)最高、2022年(67.54/10万)最低。全年各月份均有发病,发病高峰出现在11月至次年1月。各年度从发病到诊断耗时2(1,3)d。下辖16个镇/街道均有水痘病例报告,累计报告发病数前三位的是南村镇(4578例,占13.05%)、市桥街(4089例,占11.66%)和钟村街(3736例,占10.65%)。各镇/街道年均发病率介于59/10万~231/10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19.790,P˂0.001);其中年均发病率前三位的为钟村街(231.25/10万)、小谷围街(209.19/10万)和市桥街(177.38/10万)。男女病例比例1.18∶1,男、女年发病率分别为165.08/10万和157.80/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057,P˂0.001)。病例年龄(13.06±10.22)岁,5~7岁发病最多,各年龄组病例数前三位的为6~岁(2290例,占6.53%)、5~岁(2282例,占6.51%)、7~岁(1970例,占5.62%)。病例职业主要集中在学生、托幼儿童和散居儿童,三者占74.87%(26263/35080),其中学生最多,占43.80%(15366/35080)。结论2013—2022年广州市番禺区水痘病例主要为小学生,特别是5~7岁的幼小衔接年龄儿童,近年报告病例明显下降,水痘暴发疫情以学校为主,要进一步缩短病例发病后诊断时间,提高适龄儿童免疫水平,加强学校水痘疫情监测和防控知识宣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