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犬
猫
皮肤癣菌病
耐药性
摘要:
犬猫皮肤癣菌病是犬猫常见的皮肤疾病,可与细菌、寄生虫等混合感染,引起慢性脱毛和真菌性皮炎,影响宠物的健康,并给主人生活带来困扰。部分癣菌可感染人,具有公共卫生问题。抗真菌药的广泛而频繁的应用引起耐药问题突出,致使该病难治疗,病程长,易复发。为此,本研究收集武汉地区犬猫皮肤癣菌病病例,对收集的癣菌病原菌进行病原分离培养鉴定与耐药性分析,提出相关预防和治疗措施,为犬猫皮肤癣菌病的科学高效防治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武汉犬猫皮肤癣菌病的流行特点
本研究调查统计武汉某大型连锁动物医院2021年3月至2022年2月的犬猫皮肤癣菌病病例,该连锁动物医院共接诊犬猫总病例数109791例,其中犬病例47639例,猫病例数62062例。上述统计病例中皮肤病例3655例,占总病例量的3.33%(3655/109791);犬皮肤病1416例,占犬病例量的2.97%(1416/47639);猫皮肤病2239例,占猫病例数的3.61%(2239/62062)。
在犬猫皮肤感染病例中,犬皮肤癣菌感染191例,占犬皮肤病例的13.49%(191/1416);猫皮肤猫癣菌感染共444例,占猫皮肤病例的19.83%(444/2239),猫发病率高于犬。
2、犬猫皮肤癣菌病发病特征
统计191例犬皮肤癣菌病例,其中1岁以内的幼犬是皮肤癣菌病的主要发病群体,发病率为32.98%;1~2岁的犬次之,发病率为16.75%。在犬皮肤病癣菌病病例中,雄性犬102例,占总数的53.40%,雌性犬89例,占总数的46.60%。犬皮肤癣菌病发病率前三的品种分别为贵宾犬(16.23%)、柯基犬(13.61%)和混种犬(12.04%)。
统计444例猫皮肤癣菌病例,其中小于1岁的患猫数量最多,占比63.74%,皮肤癣菌病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减少。在猫皮肤癣菌病病例中,雄性猫282例,占总数的63.51%;雌性猫162例,占总数的36.49%,且雄性犬猫的发病率显著高于雌性犬猫(P<0.05)。444只患猫分属16个品种,发病率前三的分别是中华田园猫(32.88%)、布偶猫(15.09%)和英国短毛猫(11.94%)。
发病季节统计结果显示,武汉地区犬猫皮肤癣菌病的发生与季节联系密切,夏季和秋季猫皮肤癣菌病病例数量高于春季和冬季;犬皮肤癣菌病在冬季病例数较少。统计脱毛、结痂、皮屑、瘙痒、结节、红斑与溃疡共计7种皮肤癣菌病典型临床症状,最常见的是脱毛,其次是结痂和皮屑。发病部位统计结果显示,犬猫皮肤癣菌病均好发于头面部,其次为全身性病变,颈部和尾部病变最少。
3、犬猫皮肤癣菌病流行病原分离培养与鉴定
本研究采集犬猫皮肤癣菌病病料67份,分离培养后犬小孢子菌在SDA平板培养基上短期培养呈现黄白色绒毛状外观,长期培养呈羊毛样外观;须毛癣菌在SDA和PDA平板培养基上呈发散式生长及不规则外观;石膏样小孢子菌在PDA培养基上呈乳白色到淡黄色菌落,放射状生长。Diff-Quick染色镜检结果显示,犬小孢子菌样本可见纺锤形、厚壁、6隔以上的大分生孢子及部分小分生孢子;培养4天后的须毛癣菌可见粗大棍棒状、顶圆的大分生孢子,小分生孢子呈球状;培养7天后的石膏样小孢子菌可见椭圆形或者梭形大分生孢子,孢壁薄,3-6个分隔,小分生孢子呈短棒状。获得犬猫皮肤真菌40株,经PCR鉴定结果为19株犬小孢子菌、2株须毛癣菌、1株石膏样小孢子菌、1株链格孢属、14株曲霉属、1株梨孢假壳属、1株青霉属和1株叶点霉属。
4、犬猫皮肤癣菌病病原对抗真菌药的敏感性
选择伊曲康唑、酮康唑、咪康唑及灰黄霉素药敏纸片对犬小孢子菌和须毛癣菌进行了药敏试验,判定临床分离犬猫皮肤癣菌病原的敏感、中介与耐药情况。试验结果显示犬小孢子菌对伊曲康唑敏感,对酮康唑中介,而对咪康唑和灰黄霉素耐药,其中灰黄霉素产生的抑菌圈最小;须毛癣菌对伊曲康唑和灰黄霉素敏感,其中伊曲康唑的抑菌圈最大,对酮康唑和咪康唑中介;石膏样小孢子菌对灰黄霉素敏感,对伊曲康唑中介,对酮康唑和咪康唑耐药。
5、犬猫皮肤癣菌病典型病例
4例典型的犬猫皮肤癣菌病病例,通过临床症状,结合伍德氏灯检查以及实验室毛发显微镜检查、皮肤压片染色显微镜检查等结果进行初步诊断,分离培养鉴定确诊,采用伊曲康唑口服,同时配合使用含4%咪康唑和葡萄糖酸洗必泰的香波洗浴。一只来自韩国繁殖场的4月龄贵宾犬,感染犬小孢子菌,导致大面积皮肤脱毛、皮屑,在治疗8周后痊愈;一只因脊髓创伤使用大量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恶霸成年犬,感染须毛癣菌,治疗4周后痊愈;一只成年布偶猫,感染石膏样小孢子菌导致脓癣,使用外用喷剂治疗失败,随后采用伊曲康唑和4%咪康唑葡萄糖酸洗必泰香波洗浴,治疗10周后痊愈;一个多猫家庭,收养一只3月龄感染犬小孢子菌的流浪猫,导致家中另一只老年猫被传染,同时家中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