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耐药性
毒力基因
多位点序列分型
摘要:
目的探讨引起血流感染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的耐药性、毒力基因携带情况以及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的型别。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11月至2021年12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引起血流感染的铜绿假单胞菌94株。使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对铜绿假单胞菌进行菌种鉴定,使用Vitek 2 Compact 全自动细菌药敏分析系统对铜绿假单胞菌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实验。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对18种常见毒力基因的携带情况进行检测。应用MLST对分离菌株进行分型。采用卡方检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carbapenem resistantpseudomonas aeruginosa,CRPA)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的铜绿假单胞菌(carbapenem susceptiblepseudomonas aeruginosa,CSPA)菌株的耐药及毒力基因的携带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在94株铜绿假单胞菌中,有19株(20.2%)为多重耐药(MDR)菌株,其中有17株为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株,2株为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敏感株。所有菌株均包含10种以上的毒力基因,除exoU基因外,其余基因的检出率均在83%以上。本研究共发现66个ST型,包括59个已知ST型和7个新ST型。其中ST244(11株,11.7%)和ST270(7株,7.4%)为优势型别,两种型别的菌株具有相同的毒力基因分布,但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有所差异,其中ST244型别的菌株中有54.5%(6株)的为CRPA,但7株ST270型别的菌株则均为CSPA。结论引起血流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处于较低水平,但存在一定数量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菌株和多重耐药菌株。这些菌株具有较高毒力基因携带率和分子多态性特征,在临床上应予以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