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环状RNA
心肌细胞
心房颤动
hsa_circ_0099734
mmu_circ_0005019
摘要:
背景
房颤,又称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一种常见的临床心律失常,具有起病急、病程长、致死率高的特点。房颤可以引发心力衰竭、卒中等严重并发症,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目前我国正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由于房颤患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我国房颤患病率逐年增加,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房颤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近年来研究发现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 RNA)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 RNA)是目前nc RNA中的研究热点,但circ RNA与房颤的相关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circ RNA在房颤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探索。通过对房颤发生发展中相关circ RNA开展研究,可以为房颤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提供有价值的新型标志物和治疗靶点。本研究中,我们分析了环状RNA hsa_circ_0099734在人群血浆中的表达水平与房颤发生及预后的关联,并在心肌细胞中构建了hsa_circ_0099734小鼠同源mmu_circ_0005019的细胞模型,探索其在心房电重构中的作用。
目的
1.分析人血浆中hsa_circ_0099734与房颤发生的关联,研究结果将为早期诊断房颤的生物标志物研究提供依据。
2.分析人血浆中hsa_circ_0099734对房颤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研究结果为评估房颤患者预后的生物标志物提供科学依据。
3.观察hsa_circ_0099734对心肌细胞离子通道蛋白表达、小电导Ca2+激活钾电流(small conductance calcium-activated potassium current,IK,Ca)以及动作电位时程(action potential duration,APD)的影响,探索hsa_circ_0099734在心房电重构中的作用机制,验证hsa_circ_0099734通过调控KCNN3表达,影响心肌细胞的IK,Ca和APD。
方法
1.通过1:1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利用q RT-PCR检测房颤患者和对照血浆中hsa_circ_0099734的表达水平,通过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hsa_circ_0099734与房颤发生的关联。
2.采用双向性队列研究设计,利用q RT-PCR检测患者血浆中hsa_circ_0099734表达水平。分别以卒中和全因死亡为结局,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利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研究基线血浆中hsa_circ_0099734水平与房颤患者预后的关联。计算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一致性指数(concordance index,C-index)、净重分类改善指数(net reclassification improvement index,NRI)、综合区分改善指数(integrated discrimination improvement index,IDI)以及决策曲线(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评估将hsa_circ_0099734加入CHA2DS2-VASc评分以后预测房颤不良预后能力以及临床净收益变化。
3.构建hsa_circ_0099734小鼠同源circ RNA mmu_circ_0005019的过表达和敲低小鼠心肌细胞模型。利用q RT-PCR检测小电导Ca2+激活钾通道编码基因Kcnn3的表达。利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Kcnn3的蛋白表达情况。通过膜片钳的全细胞记录模式记录小鼠心房肌细胞的IK,Ca和APD。开展回复实验,验证mmu_circ_0005019通过mi R-499-5p/Kcnn3调控IK,Ca及APD。
结果
1.在1:1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中,共纳入房颤患者与非房颤对照68对,年龄中位数为71.5岁,其中男性占52.9%,65岁以上患者占75.0%。单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浆中高水平的hsa_circ_0099734与房颤发生呈正相关(OR:2.46,95%CI:1.28-4.73,P=0.007)。在调整了可能的混杂因素后,hsa_circ_0099734仍与房颤发生相关(OR:3.43,95%CI:1.49-7.92,P=0.004)。
2.在队列研究中,纳入新发房颤患者373例,年龄中位数为69岁,其中男性占49.9%,65岁以上患者占64.7%,随访时间中位数为82个月。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调整混杂因素后血浆高水平的hsa_circ_0099734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