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弓形虫
血清学调查
影响因素
家鼠鼠疫疫源地
摘要:
目的:明确云南省三县人群和犬猫弓形虫血清流行病学现状,并分析影响人群和犬猫弓形虫抗体阳性率的因素,旨在评估犬猫将弓形虫传播给人类并致病及流行的风险,为有效预防及控制人群和犬猫弓形虫感染发生及流行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1.2019年7月至8月,选择云南省弥勒市、芒市和梁河县三个家鼠鼠疫疫源地作为研究区域,对8个曾经发生2次及以上鼠疫的自然村和8个从未发生鼠疫的自然村的人群及犬猫进行血清采集,每个自然村采集人血清不低于20份,犬猫血清不低于10份,并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被采集者及犬猫主人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
2.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弓形虫IgG抗体,采用Epi Data3.1建立数据库,数据采取双录入并进行一致性检验,使用R4.2.2软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
3.首先对人群和犬猫弓形虫感染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然后应用卡方检验探索每一个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检验水准α=0.20,将P<0.20的自变量将纳入原始多元回归分析模型。然后应用后退法筛选原始模型中的变量,确定最优模型,使用似然比检验(LR-test)对每一个变量进行假设检验,同一变量不同分类间的比较采用Wald检验,检验水准α=0.10。最优模型中,每一变量的系数求幂后得到的值称为比值比(OR),同时计算OR值的95%可信区间(95%CI),多因素分析中OR称为校正比值比(AOR)。
结果:
1.人群弓形虫IgG抗体检测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共检测368份人血清,其中男女各184份;平均年龄为44.93岁,最小10岁,最大77岁,标准差为13.32岁;不同民族中,傣族人数最多,占50.27%(185/368);职业主要以农牧业为主,占82.34%(303/368)。人群弓形虫IgG抗体血清阳性率为54.62%(201/368),其中弥勒市、芒市、梁河县人群弓形虫IgG抗体血清阳性率分别为30.68%(27/88)、78.46%(102/130)、48.00%(72/150)。芒市人群弓形虫抗体阳性概率是弥勒市的8.20倍(AOR=8.20,95%CI:4.38~15.36);梁河县人群弓形虫抗体阳性概率是弥勒市的2.22倍(AOR=2.22,95%CI:1.24~3.97);30~40岁年龄组人群弓形虫抗体阳性概率比<30岁年龄组减少57%(AOR=0.43,95%CI:0.19~0.98)。
2.犬猫弓形虫IgG抗体检测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共检测307份犬血清,12份猫血清,其中雄性197只,雌性122只;犬品种主要以土狗为主,占72.96%(224/307);饲养方式主要为圈养或拴养,占69.59%(222/319),其中12只猫均为散养。犬、猫弓形虫IgG抗体血清阳性率分别为90.88%(279/307)、91.67%(11/12),其中弥勒市、芒市、梁河县的犬猫弓形虫IgG抗体血清阳性率分别97.62%(82/84)、95.58%(108/113)、81.97%(100/122)。梁河县犬弓形虫抗体阳性概率比弥勒市减少89%(AOR=0.11,95%CI:0.02~0.47);2岁及以上犬弓形虫抗体阳性概率是2岁以下犬的2.05倍(AOR=2.05,95%CI:0.91~4.64)。
结论:
1.人群弓形虫抗体阳性率与地区和年龄有关,弥勒市、芒市、梁河县三个家鼠鼠疫疫源地人群弓形虫抗体阳性率均达到了30%以上,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88%),其中芒市人群感染弓形虫的风险最大,应加强对该地区人群的监测,并开展健康教育,倡导居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犬猫弓形虫抗体阳性率与地区和年龄有关,弥勒市、芒市、梁河县三个家鼠鼠疫疫源地犬猫弓形虫抗体阳性率均达到了80%以上,远高于国内其他地区,犬猫将弓形虫传播给人类的风险较大,其中弥勒市犬猫弓形虫抗体阳性率达到了97.62%,应加强对该地区犬猫的监测,尤其是对成年犬猫的管理,并加强宣传教育,教育主人科学喂养犬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