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电烧伤
住院
流行病学
摘要:
目的分析电烧伤住院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为电烧伤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22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收治的所有烧伤住院患者病例资料,对电烧伤住院患者占同期烧伤住院患者总数的百分比、性别、年龄、人群类别、受伤情境、受伤季节、烧伤总面积、烧伤深度、致伤电压、受伤部位、治疗方法、截肢(指、趾)率、住院时间、手术次数、住院费用、治疗结局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3年间共收治住院烧伤患者3089例,其中电烧伤住院患者621例,占20.1%,包括电接触伤患者432例(69.6%)、电弧烧伤患者189例(30.4%)。621例患者中男592例,女29例,年龄(35±13)岁,77.62%(482/621)的患者处于21~50岁年龄段。人群类别构成比中居前3位的依次是工人、农民工和中小学生,分别占49.11%(305/621)、33.33%(207/621)和5.64%(35/621)。受伤情境构成比中居首位的是非电力专业工作中,占46.70%(290/621)。受伤季节多为夏季和秋季,分别占42.67%(265/621)和23.99%(149/621)。55.23%(343/621)的患者烧伤总面积<10%总体表面积。高压电接触烧伤患者比例(69.54%)明显高于高压电弧烧伤(15.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893,P<0.001)。最常见的受伤部位为上肢(60.49%),之后依次为下肢(16.24%)、头面颈部(11.76%)、躯干(9.72%)及臀会阴部(1.79%)。电烧伤患者手术率为89.86%,明显高于非电烧伤患者的71.31%(χ2=91.078,P<0.001)。176例电接触烧伤患者创面采用吻合血管的游离皮瓣修复,占全部手术电烧伤患者的31.54%。电烧伤患者截肢(指、趾)率为16.91%,其中电接触烧伤患者截肢(指、趾)率为23.15%,明显高于电弧烧伤患者的2.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339,P<0.001)。电烧伤患者手术次数为2(1,4)次,住院时间为27(16,45)d,住院费用为75445.00(32213.50,132249.50)元;与电弧烧伤患者相比,电接触烧伤患者手术次数、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明显增高(P<0.001)。结论电烧伤住院患者男性多于女性,青壮年工人、农民工可能是预防电烧伤的重点人群;加强用电安全的教育、宣传和管理,以及用电环境周边的警示及保护尤为重要,特别是在夏秋季节。早期积极进行清创,应用吻合血管的游离皮瓣及各类带丰富血运的组织瓣修复创面,可能使电烧伤患者有所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