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多发骨创伤
数据库
流行病学
摘要:
目的探讨多发骨创伤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不良预后危险因素。方法于北京积水潭医院和国内多家医院前期共建的多中心多发骨创伤数据库中收集2019年12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多发骨创伤患者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受伤时间、致伤原因、受伤部位、并发症及治疗情况等。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比较组间资料,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入院期间截肢和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8248例多发骨创伤患者,男女比为1.82∶1,平均年龄(47.2±18.5)岁。2019年12月至2023年12月年均发病人数呈增长趋势。致伤原因以交通伤为主,占比66.7%。损伤部位以骨盆和胸部损伤为主,平均骨折部位2.7处。常见并发症为休克(28.0%)和颅脑损伤(15.6%),15.8%患者收入ICU治疗。12.5%患者住院期间发生下肢深静脉栓塞,肺栓塞发生率为0.3%。0.9%患者行急诊截肢治疗,住院患者死亡率0.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下肢骨折(OR=1.855,P=0.038)、输血(OR=5.451,P<0.05)、急诊行外固定架(OR=3.679,P<0.05)、收入ICU(OR=2.706,P<0.05)是多发骨创伤患者急诊截肢的独立危险因素。脊柱骨折(OR=2.868,P=0.007)、肺栓塞(OR=16.838,P<0.05)、收入ICU(OR=14.440,P<0.05)是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多发骨创伤发病率近年呈增长趋势,患病人群以青壮年居多,伤情复杂且治疗费用高。交通伤和重物砸伤为主要致病因素,骨盆、胸部为主要受伤部位,常合并有休克和颅脑损伤,四肢多发伤以下肢见多。下肢骨折、输血、急诊行外固定架、收入ICU是患者急诊截肢的独立危险因素;脊柱骨折、肺栓塞、收入ICU是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