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农药中毒
非生产性中毒
病死率
流行病学
摘要:
目的分析海南省农药中毒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海南省农药中毒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以2013—2022年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职业病及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信息系统”报告的海南省农药中毒病例为研究对象,对中毒病例的时间分布、人群分布、地区分布和中毒农药种类进行描述性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发病率随时间的变化趋势采用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结果2013—2022年海南省累计报告农药中毒患者1448例,年均发病率为1.50/10万,死亡59例,总病死率为4.07%。非生产性中毒1133例(78.25%),其中生活性自服中毒607例(53.57%);中毒高发年份为2019年,为210例(14.50%),生产性中毒以第三季度最多,非生产性中毒以第二季度最多,不同季节生产性和非生产性合计中毒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289,P<0.05);男女病例均以非生产性中毒为主,不同性别生产性和非生产性合计中毒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049,P<0.05);生产性中毒和非生产性中毒各年龄组总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934,P>0.05);导致中毒的农药品种包括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杀鼠剂、生化农药及其他农药,不同品种生产性和非生产性合计中毒构成比、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9.288、18.365,P<0.05);不同地区生产性和非生产性合计中毒构成比、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017、85.121,P<0.05)。结论海南省现阶段农药中毒防控的重点为非生产性中毒,建议针对农药中毒高发季节、高发人群、高发地区及主要农药种类实施分类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