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
病原学
疫情防控
摘要:
目的探讨2018-2022年西安单中心儿童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为进一步推进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2年12月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童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和病原学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学分析。结果2018-2022年共收治儿童手足口病625例,发病人数呈逐年下降趋势;男女性别比为1.43∶1,男性患者多于女性,但各年份间性别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_(趋势)=3.389,P>0.05);患者主要集中在5岁以下儿童(91.52%),尤其是0~<1岁年龄段儿童(33.60%),各年龄段发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358,P<0.05);发病主要集中在7、11月,全年各月发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7.889,P<0.05)。手足口病病原学检测阳性220例,阳性率为35.20%;阳性标本中柯萨奇B组病毒(CVB)、柯萨奇病毒A16型(CA⁃16)、肠道病毒71型(EV71)构成比分别为51.13%、30.83、18.05%;2018、2019、2021年以肠道病毒CVB感染为主,2020、2022年以CA⁃16感染为主,各年份间不同肠道病毒感染和各肠道病毒感染的不同年份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本地区手足口病防控重点应放在5岁以下儿童,以及夏、冬季节。对于手足口病感染病原,除既往较为关注的EV71、CA⁃16外,CVB及其他肠道病原监测亦不能忽略,应根据流行病学特征及预测的发病趋势,有针对性地做好手足口病防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