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特征
病原学特征
摘要:
目的了解南宁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和病原学分布特征,为今后科学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南宁市手足口病病例,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8—2022年南宁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进行分析。通过南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集南宁市定点医院手足口病病例标本,开展肠道病毒核酸分型检测。结果2018—2022年南宁市累计报告手足口病病例152993例,年发病率在48.00/10万~644.25/10万,不同年份发病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9666.366,P<0.05)。时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时间呈双峰分布,4—7月为主高峰,9—11月为次高峰,不同月份发病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08626.262,P<0.05)。南宁15个县(市、区)、开发区均有病例报告,年均发病率前3位的为高新区(699.50/10万)、经开区(627.05/10万)、兴宁区(536.32/10万),不同地区发病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758.662,P<0.05)。病例男女比例为1.47∶1,发病率男性(446.28/10万)高于女性(327.28/10万)。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58.66%)为主。发病年龄以5岁以下儿童(89.24%)为主,1~<2岁儿童组发病率最高(8245.47/10万),≥6岁组最低(24.39/10万)。2018—2022年南宁市共收集手足口病病例标本5285份,阳性率85.45%,以CV-A6和CV-A16病毒为主要流行株,分别占47.54%、34.77%。不同年份病原类型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86.245,P<0.05)。结论2018—2022年南宁市手足口病疫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特征,应加大在流行期对重点人群、场所的防控力度,可及时有效的控制手足口病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