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肾综合征出血热
空间自相关分析
时空扫描
流行病学特征
楚雄彝族自治州
云南省
摘要:
目的探讨2014-2023年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州)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报告发病时空分布特征,为其精准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4-2023年楚雄州HFRS发病数据,研究对象为临床诊断和实验室确诊病例。使用Geoda 1.22软件开展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运用SaTScan 10.12软件进行时空扫描分析,应用R 4.3.2软件建立季节性差分自回归滑动平均(SARIMA)模型预测发病趋势。以乡(镇)为最小统计单位,计算报告发病率并进行时空分布特征分析。结果2014-2023年楚雄州共报告HFRS 1106例,死亡2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4.19/10万。报告发病数有显著上升趋势(Z=2.683,τ=0.689,P=0.007),呈现明显的季节性,以4月为高峰、6月为次峰。病例以男性(性别比2.31∶1)、农民(74.05%)为主,≥60岁年龄组报告发病数构成比逐年上升(Z=3.041,τ=0.778,P<0.002)。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2014-2023年存在空间聚集性,热点区域由楚雄州中部(2014-2016年)向西北部地区(2020年后)移动。时空扫描分析发现,聚集区呈现范围缩小、聚集程度加深的特点。2014-2018年探测到3个聚集区[涉及31个乡(镇)];2019-2023年探测到2个聚集区[涉及13个乡(镇)],分别以姚安县栋川镇(LLR=476.245,P<0.001,RR=19.51)和楚雄市子午镇(LLR=19.739,P<0.001,RR=3.25)为中心。SARIMA(1,0,0)(0,1,2)_(12)模型预测2024年疫情仍将处于相对高位。结论楚雄州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情呈上升趋势,发病具有明显的时空聚集性,应针对重点地区采取综合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