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儿童
重症肺炎
流行病学
病原体
危险因素
摘要: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流行前后我院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的流行病学特点,探讨影响儿童重症肺炎预后的相关的危险因素,以期为后期儿童重症肺炎的早期预警、精准诊疗、优化预防策略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意见。
方法收集2020年12月1日至2024年11月30日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儿科住院确诊为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患儿,以此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将新型冠状病毒流行期间的重症肺炎患儿纳入新冠疫情解封前组(2020年12月1日~2022年11月30日),新型冠状病毒流行后期的患儿纳入新冠疫情解封后组(2022年12月1日~2024年11月30日),采集上述2组患儿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病原学结果、有无基础疾病、并发症、治疗及预后等资料,应用SPSS 26.0统计软件对比描述分析不同时期儿童重症肺炎流行病学特点,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与患儿预后相关危险因素。
结果
1.本研究纳入2240例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其中,新冠疫情解封前组401例,男童243例,女童158例,男女比例为1.54:1;城市发病232人,农村169人;婴儿期、幼儿期为高发人群(77.31%),冬季(41.40%)发病率最为显著;新冠疫情解封后组1839例患儿,男性患儿977例,女性患儿862例,男女比例为1.13:1;城市发病1267人,农村572人;学龄前期、学龄期为该时期重症肺炎的高发人群(75.75%),以秋季(29.04%)、冬季(27.24%)发病率最为显著。
2.新冠疫情解封前后各组重症肺炎患儿病原体检出情况:(1)疫情解封前组401例重症肺炎患儿中,共有235例患儿检出一种或多种病原菌,检出病原菌数393株,检出率58.60%,其中细菌检出199株(50.64%),检出率最高,病毒76株(19.34%),非典型病原体69株(17.56%),真菌49株(12.46%)。检出的细菌中,革兰氏阳性菌73株,包括肺炎链球菌29株,表皮葡萄球菌2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20株,化脓性链球菌1例;革兰氏阴性菌126株,其中流感嗜血杆菌38株、肺炎克雷伯菌23株、阴沟肠杆菌12株、卡他莫拉菌11株,位列前四;检出的病毒感染中,占据前四位的为呼吸道合胞病毒、巨细胞病毒、人类疱疹病毒、乙型流感病毒;非典型病原体均为肺炎支原体感染;真菌感染主要以白色念珠菌为著,其次耶氏肺孢子菌。疫情解封后组1839例重症肺炎患儿中,共有1659例患儿检出一种或多种病原菌,病原菌检出量共计2443株,检出率高达90.21%,肺炎支原体(61.37%)检出率最高,其次为细菌(21.33%)、病毒(14.57%)、真菌(2.73%);检出的521株细菌中,包括革兰氏阳性菌216株、革兰氏阴性菌305株,革兰氏阳性菌中,占据前四位的是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革兰氏阴性菌中,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副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占前四位;356株病毒中,位居前三的为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1499株非典型病原体中,肺炎支原体感染占99.60%。真菌感染中,白色念珠菌感染最多,其次为耶氏肺孢子菌。(2)疫情解封前组401例重症肺炎患儿中,共有235例患儿检出病原体,其中检出单一病原菌感染144例(61.28%),主要以单一细菌感染(53.47%)为著,其次为单一非典型病原体感染(25%)、单一真菌感染(14.58%),单一病毒感染(6.94%)检出最少;混合病原体感染91例(38.72%),主要以混合细菌感染(26.37%)、细菌合并病毒感染(13.19%)、细菌合并非典型病原体感染(12.09%)为著。疫情解封后组1839例重症肺炎患儿中,共有1659例检出1至多种病原菌,包括1164例单一病原体感染(70.16%)、混合感染495例(29.84%),单一致病原体感染中,单一非典型病原体感染数量最多,占91.49%,其次为单一细菌感染(5.84%)、单一病毒感染(1.72%)、单一真菌感染(0.95%);混合病原体感染中,以细菌合并非典型病原体感染(34.95%)、病毒合并非典型病原体感染(28.69%)以及细菌+病毒+非典型病原体感染(14.95%)为著。
3.各组不同年龄及不同病原体感染检出情况:(1)疫情解封前单一细菌、单一病毒、单一真菌的检出率疫情解封前组高于疫情解封后组,单一非典型病原体的检出率则是疫情解封后组明显高于疫情解前组,两组单一细菌、单一病毒、单一非典型病原体、单一真菌的总体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组混合感染的检出率无差异(P>0.05)。(2)疫情解封前组中,单一非典型病原体总体检出率在学龄期最高,高于其他年龄组(P<0.05),而单一细菌、单一病毒、单一真菌及混合感染总体检出率在各年龄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