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儿童矮小症
体育锻炼
交互作用
影响因素
摘要:
目的 探讨余姚地区7~12岁儿童矮小症的患病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儿童矮小症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以余姚地区的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发放调查问卷,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儿童矮小症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余姚地区7~12岁儿童的矮小症检出率为3.36%,男性、女性儿童矮小症检出率分别为3.12%、3.63%,不同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8、9~10、11~12岁儿童矮小症检出率分别为3.03%、3.58%、3.50%,不同年龄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父亲/母亲身高过矮(OR=1.239/1.280,95%CI:1.042~1.472/1.012~1.620)、家族性矮小症病史(OR=3.077,95%CI:1.531~6.183)和缺乏体育锻炼(OR=1.513,95%CI:1.205~1.899)是儿童矮小症发病的危险因素(均P<0.05),出生时体重、身高也是儿童矮小症发病的影响因素(P<0.05);校正父亲和母亲身高、出生时体重和出生时身高混杂因素后,家族性矮小症病史和缺乏体育锻炼仍是矮小症的危险因素,两者与矮小症存在相加和相乘的交互作用,该协同效应是两者单独效应之和的2.89倍,显示出罹患矮小症的风险是其他因素导致患病风险的4.55倍,矮小症患者中有51%的病例可归因于该协同作用。结论 余姚地区7~12岁儿童矮小症检出率相对较低,父、母亲身高、家族性矮小症病史、出生时体重、出生时身高和体育锻炼是儿童矮小症发病的影响因素,家族性矮小症病史和缺乏体育锻炼交互作用均与矮小症的患病风险增加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