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肺结核
流行病学
抗酸染色
罗氏培养
核酸检测
摘要:
目的分析肺结核患者基础信息,为结核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以及探讨萋-尼抗酸染色、罗氏培养以及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核酸检测三种检测方法在基层医院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3年10月晴隆县人民医院结核门诊就诊的306例疑似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诊断将研究对象分为确诊的肺结核组(209例)和非结核病组(97例)。分析209例肺结核组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同时分析研究两组患者抗酸染色、罗氏培养和核酸检测的结果,并评价不同方法联合检测在肺结核中的应用价值。结果209例肺结核组患者男女患者比例数接近3︰1(P<0.05);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15~65岁年龄段,高于其他年龄段;发病人群普遍文化程度不高,小学至初高中文化程度占比高于本科及以上学历(P<0.05);农民及民工为职业的患者高于其他职业(P<0.05),但学生群体近年来有增长的趋势,占比14.83%;结核患者多见于有抽烟习惯的患者(P<0.05);营养不良者高于营养状况正常者(P<0.05);结核患者多见于有基础疾病史(P<0.05)和有过结核病史以及结核接触史(P<0.05)。根据研究发现抗酸染色+核酸检测的阳性率为89.00%,高于三种方法单项检测及抗酸染色+罗氏培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项检测中,抗酸染色、罗氏培养、核酸检测三种检测方法敏感性分别为29.67%、45.93%、80.38%,特异性分别为87.6%、91.75%、62.89%;联合检测中,抗酸染色+罗氏培养、抗酸染色+核酸检测两项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分别为70.33%、89.0%,特异性分别为97.94%、84.53%。抗酸染色+核酸检测联合检测的敏感性高于抗酸染色+罗氏培养和单项检测(抗酸染色、罗氏培养、核酸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酸染色+罗氏培养检测的特异性高于抗酸染色+核酸检测和单项检测(抗酸染色、罗氏培养、核酸检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ROC曲线分析发现,抗酸染色+核酸检测的联合检测对结核病的诊断效能优于其他检测。结论经患者基础信息初步调查和统计,就诊的结核病患者呈多元化分布,早期诊断存在一定困难;同时根据检测方法阳性率的比较以及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效能评估,晴隆县人民医院作为本地区唯一结核定点医院,实验室合理有效地运用联合检测的方法对临床在结核病诊疗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