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五味子多糖
吸湿性
吸湿特性参数
防潮技术
防潮机理
摘要:
中药饮片经前处理工艺所得制剂原料(中药提取物)因成分复杂,大多表现出流动性差、易吸湿等不良的物理特性,尤其是含多糖类、鞣质、小分子生物碱等组分的提取物极易吸湿。其较强的吸湿性成为长期以来困扰中药固体制剂的制备及质量稳定性的难题。本课题选择吸湿性较强、流动性较差的五味子多糖为模型药物,建立了吸湿特性参数评价方法,研究了三种改性技术在降低中药多糖吸湿性的运用优势及其防潮机理,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提取及纯化工艺研究:以五味子粗多糖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五味子粗多糖提取工艺,最终确立五味子粗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水浴回流提取温度100℃,料液比为1:41.48(g/mL),提取时间5h,提取2次。采用Sevage法脱蛋白,醇沉后60℃干燥所得浅棕色粉末即为精制五味子多糖。 2.吸湿特性参数评价方法的建立:对吸湿时间曲线进行了一级反应分析,得到一级反应方程及吸湿系数;对吸湿时间曲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了吸湿二项式方程,经微分处理后计算出初始吸湿速度、吸湿加速度,这两者结合则能较好的描述中药提取物的吸湿时间行为。 3.防潮技术研究:研究了粉体表面包覆、制粒、微囊化这三种改性技术对五味子多糖吸湿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同的辅料及工艺参数均会影响其防潮效果。 4.不同改性技术防潮效果的评价:从改性样品的吸湿时间曲线、一级反应吸湿系数、吸湿初始速度、吸湿加速度、CRH、流动性几个方面比较了粉体表面包覆、制粒、微囊化这三种改性技术的防潮效果。研究表明,五味子多糖经制粒后防潮效果最优,其CRH较未改性的五味子多糖上升了10个百分点;样品流动性最佳的为微囊化样品,其休止角为29.95°<30°。 5.防潮机理初步探讨:粉体表面包覆防潮机理认为是改性处理后五味子多糖高度分散于载体中,利用载体的包蔽作用使多糖的亲水性基团与水接触的几率下降从而达到降低吸湿性的作用;制粒技术防潮原理可能为:粉体经制备成颗粒后,不仅能改善流动性,还可以降低比表面积,并且制粒时的挤压作用可以破坏粉体中的毛细管,从而达到降低吸湿性的目的;微囊化技术防潮机理可能为:经微囊化后,在中药提取物表面覆盖的一层高分子材料形成了保护膜,阻碍了水分的进入,从而可以达到降低吸湿性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