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液质联用
复方血栓通胶囊
冠心丹参滴丸
中药制剂
质量控制
摘要:
中药制剂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中药饮片为原料,按规定的处方和制法,将其加工成具有一定规格、可直接用于临床的药品。中药制剂成分复杂多变,应采用专属性好、灵敏度高的分析方法对其进行分析。液质联用技术(LC-MS)不仅具有高效液相色谱的分离功能,还具有质谱的结构解析功能,专属性好、灵敏度高,尤其适合中成药复杂体系的分析。三七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和根茎,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之功效。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和根茎,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之功效。两味中药都具有活血化瘀止痛的功效,在临床上经常配伍应用,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复方血栓通胶囊由三七、丹参、玄参、黄芪四味中药配伍组成,具有活血化瘀,益气养阴的功效,临床上用于血瘀兼气阴两虚证的视网膜静脉阻塞及稳定性劳累型心绞痛的治疗。冠心丹参滴丸由三七、丹参和降香三味中药组成,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功效,临床上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胸痹心痛,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本研究即以这两种制剂为研究对象,探索正负离子区段切换的LC-MS/MS技术在中药制剂复杂体系中多种化学成分同时定量分析的应用,以期为其质量控制提供有效方法。第一部分LC-MS/MS技术同时测定复方血栓通胶囊中8种化学成分目的:建立正负离子区段切换的LC-MS/MS方法同时定量复方血栓通胶囊中8种化学成分:哈巴苷(1)、三七皂苷R1(2)、人参皂苷Rg1(3)、人参皂苷Rb1(4)、丹酚酸B(5)、哈巴俄苷(6)、黄芪甲苷(7)、丹参酮ⅡA(8),并用该方法对复方血栓通胶囊进行质量控制。方法:1质谱条件: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负离子区段切换的多反应监测(MRM)模式,0-3.00 min和6.23-8.06 min采用正离子模式,分别用于哈巴苷和丹参酮ⅡA测定,3.00-6.23 min采用负离子模式,用于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g1、丹酚酸B、哈巴俄苷和黄芪甲苷IV的测定;3.00-3.03 min、6.20-6.23min为极性切换时间。2色谱条件:色谱柱为Kinetex 2.6μXB-C18(75 mm×3.00 mm,2.6μm);经考察流动相中加入的甲酸的浓度(0.05%、0.1%、0.2%、0.3%)对于峰响应值和峰形的影响,流动相优化为为甲醇-乙腈(1:1,v/v,A)和含0.1%甲酸的1mmol/L乙酸铵溶液(B),梯度洗脱,洗脱程序如下:0-0.5 min,30-95%A,0.5-7.0 min,95%A,7.0-8.0 min,95-30%A;柱温:30°C;流速:0.3 m L/min;进样量:10μL。3样品提取条件:分别对提取溶剂甲醇的浓度(25%、50%、75%和100%)和超声时间(20 min、40 min、60 min、80 min)进行了考察,采用75%甲醇对复方血栓通胶囊样品超声提取8种成分,提取时间为60 min,稀释溶剂为10%甲醇。4对建立的方法进行了较全面的方法学验证,包括专属性、定量限、检测限、线性范围、准确度、精密度、重复性和溶液稳定性。5采用所建立的方法对3批复方血栓通胶囊中8种化学成分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采用正负离子扫描区段切换技术和多反应监测(MRM)模式,可以实现一次进样同时获得复方血栓通胶囊中8种成分的较优异的灵敏度。方法可靠、准确、专属性良好。8种化学成分的浓度与峰面积在测定浓度范围内成良好的线性关系,在线性范围内,所有分析物的相关系数均在0.9947-0.9998之间。平均回收率在95.4%-103.9%之间,日内和日间精密度的RSD值在0.8%至3.7%之间。重复性试验的RSD值在1.3%至3.6%之间。稳定性试验的RSD值在1.1%至4.8%之间。含量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批次的样品中,8种化学成分的含量存在差异。丹参酮ⅡA和人参皂苷Rb1的批间RSD值分别为33.45%和20.51%,哈巴苷、人参皂苷Rg1、哈巴俄苷和黄芪甲苷Ⅳ的批间RSD值小于10%,三七皂苷R1和丹酚酸B的批间RSD值分别为10.96%和13.57%。结论:本研究采用正负离子区段切换的LC–MS/MS方法同时测定复方血栓通胶囊中8种化学成分,本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专属性好,为复方血栓通胶囊提供了新的质量控制方法。第二部分LC-MS/MS技术同时测定冠心丹参滴丸中6种化学成分目的:建立正负离子区段切换的LC–MS/MS方法同时测定冠心丹参滴丸中6种化学成分:三七皂苷R1(1)、人参皂苷Rb1(2)、丹酚酸B(3)、人参皂苷Rg1(4)、反式-橙花叔醇(5)、丹参酮ⅡA(6),并应用于冠心丹参滴丸的质量控制。方法:1质谱条件: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负离子区段切换的多反应监测(MRM)模式。0-3.5 min采用负离子模式,用于三七皂苷R1(1)、人参皂苷Rb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