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滑液囊支原体
复方中药
网络药理学
组织病理分析
NF-κB通路
摘要:
滑液囊支原体(Mycoplasma synoviae,MS)感染引起的鸡滑囊炎是家禽养殖生产中常见的传染病。MS可长期定植于呼吸道,在世界范围广泛流行,不同品种、性别和年龄的鸡均可发病。病鸡表现为关节或足垫肿大、呼吸道病、消瘦及生产性能下降等症状,给家禽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当前生产中广泛使用抗生素治疗MS感染,导致MS耐药性增加以及食品中的药物残留,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因此,寻求安全有效的抗生素替代品迫在眉睫。中草药来源广,无药物残留且不易产生耐药性,具有抗菌消炎,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功能,使其极具替抗潜力。本研究以中兽医学理论为指导,复方选择黄芩、黄连、黄柏和甘草等7味中药配伍而成,并利用网络药理学分析预测其防治MS感染的作用机制。通过动物试验评估该复方对鸡MS感染的防治效果,以探索其分子机制,旨在为复方中药的临床应用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本复方中药制剂对MS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12.5 mg/m L。
2.将39日龄欣华鸡随机分为8组,每组28只,分别为A(健康组)、B(复方中药单独处理组,1 g/kg)、C(低剂量防治组,1 g/kg)、D(高剂量防治组,1.5 g/kg)、E(低剂量治疗组,1 g/kg)、F(高剂量治疗组,1.5 g/kg)、G(泰乐菌素治疗组,0.5 g/L)、H(MS感染模型组)。结果表明,B组复方中药连续灌喂26 d,其料肉比和体增重与A组无显著差异;攻毒5 d,MS感染率为100%,MS感染各组鸡的料肉比显著高于A和B组,体增重显著低于A和B组;治疗7 d并观察14 d,所有组料肉比无显著差异,H组的体增重显著低于其余各组,治疗有效率均在75%以上。此外,H组的脾脏指数显著高于其余各组,胸腺指数显著低于A、B、C、E和G组,法氏囊指数显著低于A、B和C组。q PCR结果显示,A和B组气管中未检出MS,其余各组MS载量均显著低于H组。
3.关节周长测定结果显示,MS感染前所有鸡关节周长体重比无显著差异。攻毒后,与A和B组相比,MS感染各组鸡关节周长体重比显著上调;治疗7 d结束,各治疗组与H组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观察14 d,H组关节周长体重比显著高于其余各组,表明复方中药防治可有效缓解MS感染导致的关节肿胀。
4.剖检评分结果可见,MS感染后,病鸡气囊出现轻微程度的增厚和积液;关节出现明显肿胀,切开可见黄白色至血脓样黏性渗出物;足垫出现肿胀,严重者可见黄色干酪物。而复方中药防治提高了气囊、足垫和关节的保护率,与泰乐菌素治疗效果相当。
5.组织病理学分析结果表明,MS感染导致气管、足垫、关节、肺、肝脏、肾脏、脾脏、胸腺和法氏囊等器官损伤,复方中药防治显著缓解MS引起的气管黏膜增厚,减少炎性细胞浸润,保护气管黏膜层的结构;改善了足垫组织的血管增生、血管壁增厚以及脂肪细胞结构异常;缓解了关节组织中滑膜的指突状增生和肌腱的炎症浸润;有效改善了MS感染导致的轻度肺损伤,恢复正常的肺组织结构;减少了肝组织中的炎性浸润及肝细胞坏死;明显改善肾小管的萎缩和消失及肾皮质结构紊乱;缓解了脾脏的炎症细胞浸润、核碎裂和核溶解等坏死特征,减少了白髓区域的异常增大;改善了胸腺小体空泡化以及法氏囊髓质结构紊乱,与泰乐菌素治疗效果相当。
6.对复方中药的4种主药进行网络药理学分析,得到886个药物作用靶点,MS有66个靶点,二者的共同靶点有30个。对共同靶点进行分析,GO功能注释主要涉及炎症、凋亡及免疫反应等生物过程,KEGG通路分析主要涉及NF-κB信号通路、Th17细胞分化、炎症性肠病等信号通路。
***检测肝脏中NF-κB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发现,MS感染后,NF-κB通路关键基因TAK1、TLR4、IKKα、IκBα、P50和P65的m RNA表达显著上调,复方中药防治组和治疗组均显著降低其表达量,且与泰乐菌素治疗效果相当,说明复方中药能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防治MS感染。
***荧光染色发现,MS感染后肝脏组织凋亡细胞的数量显著上调,复方中药的使用能显著减少凋亡细胞数量。q PCR结果表明,与H组相比,复方中药防治显著下调IL-1β、TNF-α、IL-6、Caspase3、Caspase8和BAX的m RNA表达水平,上调BCL-2的m RNA表达水平。
综上所述,复方中药可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显著降低炎症因子和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有效缓解MS感染诱导的体增重下降、关节肿胀、器官损伤以及炎症反应,抑制MS增殖,抵抗MS的持续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