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帕金森病
运动障碍
僵住症
APD-Ι
单胺氧化酶
摘要:
目的探讨中药提取物APD-Ι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小鼠运动障碍的改善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盐酸盐(1-methyl-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MPTP)诱导雄性C57BL/6J小鼠亚急性PD模型研究APD-Ι的预防作用;采用两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方法探索APD-Ι和左旋多巴之间在鱼藤酮致PD模型上的交互作用;采用氟哌啶醇致昆明种小鼠PD模型研究APD-Ι对僵住症的预防作用。同时,检测APD-Ι体外对人单胺氧化酶(human monoamine oxidase,hMAO)活性的影响。结果C57BL/6J小鼠连续腹腔注射MPTP 20.0 mg·kg^(-1)19天后,出现爬杆转头时间、爬杆上半段时间、爬杆总时间延长,悬挂评分降低,纵向站立次数减少,横木行走时间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PD-Ι(50、100、300 mg·kg^(-1))能够改善MPTP诱导的PD小鼠运动障碍,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昆明种小鼠连续腹腔注射鱼藤酮3.5 mg·kg^(-1)75天后,出现爬杆时长延长、爬杆评分降低、站立次数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PD-Ι和左旋多巴联用能改善鱼藤酮诱导的PD小鼠的运动障碍,两者在爬杆评分、自发活动纵向站立次数等指标中表现出显著的协同作用。昆明种小鼠腹腔注射氟哌啶醇2.5 mg·kg^(-1)1 h后小鼠僵立率增加和悬网时间显著延长,脑中还原型谷胱甘肽(reduced glutathione,GSH)含量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PD-Ι(100、300 mg·kg^(-1))小鼠僵立率减少和悬网时间显著缩短,APD-Ι(50 mg·kg^(-1))脑中还原型GSH含量显著升高,与模型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体外测得APD-Ι对hMAO-A和hMAO-B的半数抑制浓度(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50,IC50)分别为37.71、62.79μg·mL-1,均是可逆的、竞争性抑制作用。结论APD-Ι防治PD作用与其能够通过血脑屏障到达病灶作用于MAO-B有关,可能也与其具有抗氧化保护神经组织有关,其相关详细机理有待进一步阐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