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褐篮子鱼
中药提取物
行为影响
耗氧率
排氨率
酶活性
摘要:
近年来,鱼类繁殖领域的技术水平不断提升,鱼类养殖对象与规模也在持续扩大,同时养殖生产集约化水平越来越高,而环境带来的变化使得生长发育变得缓慢,繁殖能力越来越低,各种疾病的致死率越来越高,这些问题持续困扰着鱼类繁殖和养殖企业,因此,降低环境刺激对鱼的负面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传统药物长期大量使用会污染环境、导致养殖鱼类药物残留,不仅影响使用效果,还严重影响水产品品质,危害消费者健康。中草药作为纯天然产物,对自然环境不会造成污染;此外,中草药是我国传统医药领域内最为常见的药品,目前已有上千年的临床应用史,并且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长时间筛选,所保留下来的大都是有益无害的种类,再加上合理配伍使用,对动物的毒副作用小、无残留,安全性远远高于抗生素及化学药物,符合水产品绿色无公害的发展方向。试验所用复合中药提取物(以下简称中药提取物)组方以酸枣仁汤为基础加减化裁,制成水煎剂使用。褐篮子鱼是目前养殖较为普遍的篮子鱼种类,但褐篮子鱼抗应激能力较弱,在外界环境刺激时反应强烈,背鳍迅速张开,高密度时易互相扎伤形成体表损伤,且因其背鳍有毒,捕捞更易造成工作人员受伤。近年来,因其藻类摄食效率高,用于生态修复的研究越来越多,本文以褐篮子鱼为研究对象,探索中药提取物对褐篮子鱼代谢及抗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试验由以下三部分组成:1.中药提取物对褐篮子鱼行为的影响以平均体重44.55±3.48g的褐篮子鱼为研究对象,利用目前水产养殖使用最多的药物丁香酚和MS-222作为对比,分析中药提取物对褐篮子鱼行为的影响,试验分三组,每组测试5个浓度中药提取物[1.5、3、4.5、6和7.5%(v/v)]、丁香酚[3、6、9、12和15 mg/L]和MS-222[4、8、12、16和20 mg/L]),记录行为表现及起效和复苏时间。结果显示,随着药物浓度增加,起效时间缩短,完全复苏时间延长。达到适宜运输行为状态的药物浓度为4.5%的中药提取物、6mg/L的丁香酚和8mg/L的MS-222,在上述药物浓度下诱导褐篮子鱼至适宜运输状态所用时间中药提取物>MS-222>丁香酚,完全复苏时间中药提取物>丁香酚>MS-222。根据试验结果比较,试验所用中药提取物对褐篮子具有一定镇定效果,但药物作用缓和,达到相同镇定效果所用时间较长,且所用剂量较大。2.中药提取物对褐篮子鱼生理代谢的影响(1)通过纵向比较,观察同一种药物随着浓度的增大,褐篮子鱼耗氧率和排氨率是否呈现比列的变化,从而反映出此种药物对篮子鱼的刺激剧烈程度。比较中药提取物(0、1.5、3、4.5、6和7.5%)、丁香酚(0、3、6、9、12和15 mg/L)和MS-222(0、4、8、12、16和20 mg/L)作用1.5h对褐篮子鱼生理代谢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在1.5h试验中,中药提取物组耗氧率随浓度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浓度为1.5%时耗氧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排氨率随浓度增加呈现显著降低的趋势(p<0.05),在6%时对褐篮子鱼排氨抑制最强,浓度增加至7.5%时褐篮子鱼排氨率无显著差异。丁香酚组和MS-222组随浓度增加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丁香酚和MS-222分别在3mg/L和4mg/L时,褐篮子鱼耗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药物浓度增加,耗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丁香酚和MS-222在低浓度时引起了褐篮子鱼的应激反应。(2)通过横向比较,观察一定药物浓度(中药提取物[4.5%]、丁香酚[6mg/L]和MS-222[8mg/L])连续作用4h和1h复苏期时,不同药物的作用效果随着时间延长而变化的特征及对褐篮子鱼生理代谢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连续作用4h期间,1/4h时褐篮子鱼耗氧率丁香酚>对照组>中药提取物>MS-222,且差异显著(p<0.05),随着时间延长,2h时褐篮子鱼耗氧率对照组>中药提取物>丁香酚>MS-222,但三种药物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此后,中药提取物作用下褐篮子鱼耗氧率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丁香酚和MS-222作用下褐篮子鱼耗氧率仍有显著于中药提取物的降低趋势(p<0.05),表明中药提取物具有降低褐篮子鱼耗氧率的作用,但对褐篮子鱼耗氧率的影响小于丁香酚和MS-222。三种药物作用下褐篮子鱼排氨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1/4h时中药提取物显著高于丁香酚和MS-222(p<0.05),在1h时中药提取物组排氨率下降最多,与丁香酚和MS-222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1h之后各组间排氨率无显著差异,说明中药提取物具有一定的降低褐篮子鱼耗氧率的作用,且对排氨抑制最强。(3)在1h复苏阶段初期,中药提取物组耗氧恢复显著提前于其他两组(p<0.05),排氨率显著滞后于其他两组(p<0.05)。3.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