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仿生水下机器人
机械设计
动力学仿真
中枢模式发生器CPG
运动控制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全球在海洋领域的探索开发不断深入,水下机器人研究技术也得到飞快发展。目前常见的水下机器人主要包括以搭载螺旋桨为动力的载人潜水器、自主水下机器人(AUV,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s)、遥控水下机器人(ROV,Remotely Operated Vehicle)、采用尾部摆动推进的仿生鱼机器人以及尾部推射推进的水下仿生章鱼机器人等。鉴于这些机器人自身局限性,在运动过程中,由于自身驱动方式以及外界水流的影响,会导致运动稳定性较差,运动控制复杂,运动单一等问题。本文通过调研国内外关于水下仿生机器人的相关研究,通过比较水下仿生机器人运动推进方式,旨在研发一款稳定性好,运动多样性的水下仿生机器人。首先,设计了一种水下仿生机器人,其中包括装载有控制板以及姿态传感器、深度传感器等的本体部分,装有超声波传感器的前端部分,以及足部舵机驱动部分,尾部舵机驱动部分和被动蹼片部分,并通过Soildworks质量检测以及估算各个器件重量,对机器人整体进行重力浮力计算。对机器人足端驱动部分,进行动力学建模分析,了解被动蹼片在舵机驱动下的摆动方式以及推动力等性能参数,并结合机器人本体,确定其运动方式。其次,为了保证机器人在水下运动稳定性,建立了基于中枢模式发生器CPG(Central Pattern Generators)控制模型,减小在进行步态切换时,自身运动对机器人稳定性的影响。通过仿真模型搭建,分析了不同参数对输出信号影响,结合舵机属性以及数量,搭建耦合模型,确定基本步态,同时尾部舵机与姿态传感器形成PID闭环反馈控制,即时修正机器人运动姿态,进一步提高机器人稳定性。为了了解机器人在水下运动的姿态,方便控制调整,搭建了无线模块用于通信,同时借助超声波水下传感器、姿态传感器IMU、深度传感器,来获取水下障碍物距离、所处深度以及自身姿态等信息,并根据传感器,舵机等元器件使用以及机器人本体空间大小,进行电控硬件系统设计,并搭建基于C#开发的上位机,用于解析,传输数据及控制机器人运动。最后,为了进一步验证设计模型搭建的正确性,以及更好的确定CPG模型参数,来达到机器人最大的推进速率,搭建实验平台,通过压力传感器实时采集蹼片在CPG模型驱动下受力情况,对其进行数据分析,完成确定摆动参数,调整控制参数;搭建实物样机,进行密封测试,浮力调整,PID参数调整,完成机器人前进,转弯,潜游等基本步态运动,并且在传感器的相互配合下,验证当遇到障碍物,机器人即时反馈,修正调节的避障能力,通过上述实验,验证了所研制的基于CPG的水下仿生机器人基本满足设计要求,为该种仿生机器人产品研发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