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小龙虾
加工实验
机械设计
STM32
Mask R-CNN
Android Studio
摘要:
小龙虾自20世纪30年代由日本引进我国,人们对小龙虾的需求与日俱增,近些年尤为突出。据中国水产会、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联合编写的《中国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2022)》显示,我国小龙虾产业发展势头猛,市场响应强烈,使得对小龙虾的加工处理需求越来越大。然而我国目前对于小龙虾的加工仍以手工加工为主,尤其是在与日剧增的以餐饮为主的第三产业中。面对如此大量的加工需求,急需对小龙虾加工实现机械化。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文首先通过市场调研,对小龙虾加工关键步骤进行实验研究。接着通过方案设计与方案实验确定最终方案,并以此进行机械结构设计与强度校核。根据设计需要设计控制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Mask R-CNN的小龙虾虾尾的识别与定位方法,并设计了相关远程控制等。最后制造出一台小龙虾加工装置并进行加工实验。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
(1)市场调研及小龙虾基础力学性能试验。通过实地考察餐饮业目前小龙虾加工情况,确定小龙虾加工功能需求。对小龙虾进行拉拔试验,此试验使用质构仪,探究小龙虾在去除虾线时使用何种抽拉方式最佳,获得小龙虾在相同夹持位置时的拉拔力参数与拉拔效果。通过对拉拔力与拉拔效果的比较确定最佳去虾线抽拉方式,作为后续整体装置设计的重要参考依据。找到最佳去虾线抽拉方式后,取三个因素(扭转角度,扭转角速度,抽拉速度)五水平,两个因素(细分抽拉方式,虾大小)三水平,以此设计正交试验,并通过机械手精确的完成试验得到试验数据,初步确定加工方式,为整体设计方案提供依据。
(2)小龙虾加工装置的整体方案设计及控制系统设计。通过对加工特性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设计方案并进行方案实验,最终确定采用旋转切进行开背、去头等工序。对于小龙虾虾尾处,摒弃了方案设计中最初提出的凹形刀片嵌入虾体抽出的方式,采用模拟人工加工的方式与技巧使用机械爪对虾尾进行夹持、扭转等操作,实现去尾操作,并使用ANASYS对关键结构进行仿真优化,使其能满足设计需要。以STM32为基础开发出小龙虾加工装置控制系统,实现多个部件相互配合,整体装置稳定有序运行,实现小龙虾加工流程。
(3)基于Mask R-CNN的小龙虾虾尾识别与定位。由于在加工过程中,虾尾的识别与定位是机械手能否到正确位置的关键,因此本文提出了基于Mask R-CNN的虾尾识别与定位方法。使用Labelme标注出虾尾,再对需要深度学习的原图进行数据增强得到具有虾尾特征的数据集,再通过比较Faster R-CNN、Mask R-CNN、Yolov3-spp算法在Py Torch框架下对于小龙虾虾尾的检测效果,结果表明:Mask R-CNN的m AP值和Loss值均高于其他算法,证明本文方法对于小龙虾虾尾具有很好的检测效果,通过坐标计算算法,将识别目标其中心坐标通过串口协议传输给上位机,使其能更精确完成加工任务,实现定位功能。
(4)基于MQTT协议的APP远程控制。基于MQTT协议使用Android Studio作为APP开发平台,通过物联网云端服务器开发出手机端APP控制设备启停、反映设备位置信息、云端记录设备加工量等功能。
(5)搭建小龙虾加工装置并进行加工试验。为了验证设计方案结果的可行性与加工需求,搭建小龙虾加工装置进行加工试验,根据设计的加工流程,以现场具体情况调试程序。将小龙虾去头率,开背率,完整去虾线率作为指标。根据试验结果,证实了小龙虾加工装置的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