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古代
夜景
诗意
摘要:
本文主要探讨古代山水画夜景的诗意营造的内涵与外延问题,以宋代夜景的笔墨样式与诗意的关系及图式构成与诗意空间营造为主线,以此为观照点来探讨夜景尚意表达的诗性特征与艺术语言的视觉转换与表现,由此延伸到宋代山水的暮夜之境及其回响。
笔者除借助较散的史料和文献记载外,主要以近400件现存的古代夜景山水画图像以及著录中记载的夜景为基础进行梳理,寻求古代山水画夜景留存的客观事实并进行图像精密解读与分析。对夜的概念加以界定进而对夜景溯源,从古代时间观念与人们的信仰出发,从思想观念与生活习俗、祭月风俗等文化产生艺术形态产生夜景的雏形和夜的形象。山水画独立之后,由于世俗生活与文人生活方式的审美追求不同产生了不同的艺术形式。借助图像学并通过诗画比较的研究方法,在文学和美学两种视野下,分析描写自然暮夜的诗与画及大量的夜景诗意画的诗性特征,强化诗意空间作为夜景的重要因素对夜景意境表达的决定性作用。
首先,以艺术作品的本体研究对古代山水画夜景进行分类,以时间为顺序大体分为文化自觉前、后;唐宋绘画的昌盛时代;元明清的充分发展时期。选取与论点相关的作品从视觉艺术和图像的角度深入分析艺术语言的视觉表达体现出的“诗性”特征,从形象到意象,从视觉到心理感知,从联想到意境营造呈现夜暮下的诗意。
其次,从时间领域、思想领域导出艺术语言领域(文学、艺术)几方面进行分析,提出视觉语言与夜景的诗意空间如何匹配的问题。夜是充满诗意的词,容易使人产生联想,这就与诗有相似性,适合抒发情感。夜景在文学作品中的描写早于绘画,在唐诗宋词中的数量之多促使文学成为山水画夜景的母题。宋代画家与文人交往和画院对画家文化修养的重视等加强了院画的文人气息并促进了诗画艺术的融合,具有文人修养的人参与绘画并追求尚意的表达,使山水画在宋人艺术生活得以精神安顿并把自己的感受诉诸笔端,带来题画诗创作的繁荣。诗画融合体现在以诗作画、题画诗、采诗意图景等互融方式和意境的表达。
最后,对作品笔墨样式与图式分析,提炼夜景意境关键词,将山水画夜景的图式分为三种主要类型,分别为:幽静朦胧的暮色、静谧永恒的月夜、静穆的阴天雨雪之夜。运用图像学方法,结合历史语境研究以宋代夜空下的山水视觉形态图式构成和笔墨样式为重点,以夜景意境营造为主线研究古代山水画夜景诗意的价值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