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明清体育
山西寺观壁画
体育图像
体育文化
摘要:
近年来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进入了全新阶段,提出不但要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更要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对延续历史脉络、坚定文化自信,进而助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均具有重要意义。独特的东方体育文化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我国弘扬文化自信的范本,也是我国体育文化交流传播的强有力借鉴。壁画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实物佐证,有助于领悟传统体育文化的多样性及其背后的历史内涵。山西古代壁画遗存数量居全国之冠,明清时期山西寺观壁画中蕴含的大量体育元素尚缺乏专业人士的综合分析和利用。重视明清山西寺观壁画中体育图像的研究与考证,对推进体育史和体育理论研究、探究我国古代体育活动的交流发展状况、了解古代不同体育活动的表现形式和文化意涵、助力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我国体育文化对外传播的路径提供可借鉴参考模式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立足于明清时期山西地区寺观壁画中的体育图像,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法、图像学研究法和三重证据法,统计分析得出明清时期遗存的带有壁画的寺观共46座,其中包括明代寺观16座,清代寺观22座以及明清两朝都有修缮和绘画的寺观8座,在地域分布上晋北地区较多于晋南地区。寺观壁画内容丰富、题材广泛、信仰多样,既包含佛教、道教等主流宗教的供奉信仰,也包含民间祈福避灾的风俗信仰,是明清时期社会风貌的拓印,真实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开展的体育活动,堪称墙壁上的百科全书。
明清时期遗存的山西寺观中有16座寺观中出现了带有体育图像的壁画,根据文献资料和实地考察调研,共整理出24幅带有体育图像的壁画,多种体育元素出现在同幅壁画时算作一幅,其中对弈场景2幅,骑马11幅,射箭3幅,舞狮1幅,武术持械11幅,举重1幅。结合相关历史文献资料和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实地考察中对当地民众的访谈考察对每类体育元素的图像进行深入解读和考析,发现明清山西体育文化具有以下鲜明特征:一是明清时期的体育活动中,休闲、娱乐、观赏体育活动较为盛行,民众需求也多以此为主;二是这一时期的体育活动呈现出功能泛化的特征,在传统的表达军事需求之外还增加了社交交流、娱乐消遣、文化传承等社会功能;三是在山西地区整体的体育文化特征下,晋北晋中晋南所盛行的体育活动略有差别,体育文化也各有特色;四是在明清时期的社会背景中,晋商与镖局的蓬勃发展为武术等体育活动开展和传播提供了重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