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聚乳酸
阻燃性能
构效关系
生物基阻燃剂
涂层
光热转换
摘要:
聚乳酸(PLA)因其生物可降解特性和优异的综合性能而备受关注,并已成为最成功的商业化合成生物基材料之一。遗憾的是PLA固有的易燃性导致相关产品存在着严重的火灾风险,因此PLA的阻燃研究引起了广泛关注,但是目前阻燃PLA材料面临效率低、功能单一以及力学性能大幅下降等问题,限制了其进一步应用与推广。
针对上述问题,本论文基于PLA的燃烧特性及不同阻燃体系的作用机制,构筑了多个阻燃策略,系统提升PLA塑料和无纺布的阻燃性能,对阻燃机理进行了深入探讨,开发了多种阻燃多功能体系。首先设计并合成了两种核壳结构添加剂并引入到PLA塑料中,增强了阻燃、抗紫外老化性能以及降解速率;其次合成了超支化聚磷酰胺液体阻燃剂,并构建了生物基多功能涂层,赋予PLA无纺布阻燃、紫外屏蔽和光热转换等性能;通过系列表征分析,探讨了各组分的作用机制,提出相应的阻燃机理。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合成了微纳米尺寸核壳结构添加剂TA@HPDT,制备了阻燃抗紫外老化PLA复合材料。以六氯三聚磷腈(HCCP)、3,5-二氨基-1,2,4-三唑(DT)和单宁酸(TA)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核壳结构添加剂(TA@HPDT),并将其引入到PLA中以增强其阻燃和抗紫外老化性能。TA@HPDT表现出优异的阻燃效率,2 wt.%TA@HPDT的添加量下PLA复合材料通过垂直燃烧测试(UL-94)的V-0等级,极限氧指数(LOI)升至25.6%,热释放速率峰值(p HRR)和总热释放量(THR)分别降低了16.8%和16.7%。TA@HPDT显著提高了PLA的抗紫外老化性能,经过100 h的紫外老化后,PLA复合材料的质量保留率为93.3%。
2.利用有机无机杂化策略,基于聚磷酸铵(APP)、壳聚糖(CH)和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开发了多层核壳结构阻燃添加剂ZIF-8@CH@APP。该添加剂具有出色的阻燃、抑烟、催化水解功能,与基体相容性好。当引入7 wt.%ZIF-8@CH@APP时,PLA复合材料表现出优异的阻燃性能。在UL-94测试中达到V-0等级,烟密度相比于PLA/7%APP降低了25.1%。APP经过包覆改性后,与基体的相容性进一步提高,PLA/7%ZIF-8@CH@APP的拉伸强度为53.2 MPa。此外,PLA/7%ZIF-8@CH@APP在碱性环境下常温常压可以实现快速降解。
3.采用绿色工艺合成了超支化聚磷酰胺液体阻燃剂TPDT,通过浸轧后整理技术成功制备了阻燃PLA无纺布。当TPDT的增重仅为7 wt.%时,PLA无纺布样品的LOI值达到32.3%,与对照PLA无纺布相比,PLA-17%TPDT的损毁面积减少了69.2%,p HRR和THR分别降低了51.4%和56.0%。此外,燃烧后残炭量从1.5 wt.%增加到31.1 wt.%。经过多次磨擦,PLA-17%TPDT仍保持出色的阻燃性能。TPDT的引入也提升了PLA无纺布的柔软性。
4.通过构筑类贻贝仿生多功能涂层,同时赋予PLA无纺布阻燃性能、光热转换以及紫外屏蔽能力。通过TA和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的自驱动聚合,并利用TA、植酸(PA)与Fe3+的螯合作用,成功构建了一种仿生多功能涂层(TANPs@Fe@PA)。该涂层有效提升了PLA无纺布的阻燃性能,PLA/TANPs@Fe@PA2的LOI值达到33.2%;涂层处理后的PLA无纺布展现出优异的光热转换能力,能够在寒冷气候下通过光照提供热舒适。在氙灯照射(100 m W·cm-2)下,PLA/TANPs@Fe@PA2可以在100 s内升温至60.0℃。此外,TANPs@Fe@PA涂层还赋予PLA无纺布出色的紫外屏蔽能力,使其紫外光波段透过率从100%降低至20%左右,同时保持良好的透气性。
5.利用生物基原料构筑阻燃涂层,实现PLA无纺布的阻燃、光热转换、抗冰及紫外屏蔽多功能化。从墨鱼汁中提取真黑素(ELN)纳米粒子,并利用PA和ELN纳米粒子在PLA无纺布表面构建生物基涂层,随后采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进行封装,成功制备出多功能无纺布(PLA/PA/ELN/PDMS)。PLA/PA/ELN/PDMS的阻燃性能显著提升,其LOI提高至29.4%,实现离火自熄,并且无熔滴现象,p HRR降至129.4 k W·m-2,较对照PLA无纺布降低了35.0%。PLA/PA/ELN/PDMS展现出优异的光热转换能力,在100 m W·cm-2氙灯照射下,其表面温度升至66.1℃。涂层处理后PLA无纺布的疏水性增强,水接触角提升至143.5°;抗冰性能优异,在-20℃环境中放置12 h后,样品表面未形成冰霜,且温度仍保持在20.7℃;此外紫外屏蔽能力卓越,紫外线透过率降低至10%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