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Ti6Al4V合金
选区激光熔化成形
力学性能
热处理
TiB2颗粒
摘要:
钛基复合材料由于具有低密度、高比强度、耐高温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生物医学等领域。陶瓷颗粒增强钛基复合材料因其拥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优异的耐磨性以及性能可定制等特点而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选区激光熔化(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是一种发展迅速的增材制造技术。在SLM成形陶瓷颗粒增强钛基复合材料过程中,液态熔池内的马兰戈尼对流有助于纳米增强相在基体中的均匀分布。添加适量陶瓷颗粒能有效实现钛合金组织重构和细化晶粒。然而,陶瓷增强相含量超过一定限度时,对组织和性能将会带来不利影响。
本文选择以低含量的TiB2颗粒和Ti6Al4V粉末为原料,采用SLM技术制备原位自生TiB增强TiB/Ti6Al4V复合材料,通过优化SLM工艺参数,系统研究了TiB2含量对SLM成形TiB/Ti6Al4V复合材料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强化机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退火和固溶时效处理对TiB/Ti6Al4V复合材料组织和性能演变的影响。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探索了激光功率和扫描速度对SLM成形1 wt.%TiB2添加的TiB/Ti6Al4V复合材料致密度、组织形貌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在激光功率200 W,扫描速度800 mm/s,扫描间距100μm,层厚30μm,体积能量密度83.33 J/mm3的工艺参数组合下,实现了SLM成形1 wt.%TiB2添加的TiB/Ti6Al4V复合材料的工艺参数最优化,此时样品的致密度最高,达到99.71%,其抗拉强度和硬度也最高,呈现出优异的力学性能。
(2)随着TiB2添加量增加,纳米TiB由晶须状转变为短棒状,长径比由12.39减小至3.57,同时TiB/Ti6Al4V复合材料的基体组织细化,α片层尺寸由1.55μm(添加TiB2)减小至1.27μm(添加1 wt.%TiB2)。当TiB2含量为0.5 wt.%时,TiB/Ti6Al4V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分别达到1138.43 MPa和1460.21 MPa,与SLM成形Ti6Al4V合金相比,强度分别提高了13.3%和21.57%。SLM成形TiB/Ti6Al4V复合材料强度的显著提升归因于位错强化、细晶强化以及TiB的载荷转移强化的协同作用。其中,位错强化机制对屈服强度提升效果最大,其次为细晶强化,TiB的载荷转移强化效果最低。随着TiB含量增加,细晶强化效果提升,但是TiB的载荷转移强化效果减弱。
(3)研究了退火处理对TiB/Ti6Al4V复合材料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经退火处理后,针状α'马氏体分解形成α+β双相片层组织。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α+β片层发生粗化,β相含量增加;当退火温度为950℃时,出现等轴α相。在相同退火温度下,随着TiB2含量增加,TiB/Ti6Al4V复合材料基体晶粒显著细化,位错密度增加,β相含量降低。退火处理使TiB/Ti6Al4V复合材料中TiB尺度特征参数发生变化。随着退火温度提升,TiB晶须发生粗化。通过合适的退火处理,可以在不明显降低强度和硬度的同时,显著改善材料的延伸率。经850℃退火处理后,0.5 wt.%TiB2添加的TiB/Ti6Al4V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硬度分别为1006.3 MPa、1222.8 MPa和390.9 HV,延伸率保持在12.3%。
(4)研究了固溶时效处理对TiB/Ti6Al4V复合材料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在相变温度以下进行固溶处理,针状α'马氏体分解,转变为精细α板条和晶间β相均匀分布的双相组织。再经550℃时效处理,α板条和初生β晶粒发生粗化,形成(α+β)片层,位错密度降低,大角度晶界数量增加,β相含量显著降低。通过固溶时效处理,TiB/Ti6Al4V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和硬度降低,但延伸率显著提升。随着固溶处理温度升高,经550℃时效后材料的抗拉强度和硬度有所提升,但延伸率呈降低趋势。综合来看,经880℃固溶和550℃时效处理后,TiB/Ti6Al4V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即在保持较高强度(屈服强度1202.5 MP、抗拉强度1293.1 MP)和硬度(391.7 HV)的同时,仍具有良好的塑性(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