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蒙脱土
金属氧化物
改性
复合材料
吸附
摘要: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重金属引起的水污染正在对环境和人类造成严重影响。处理水中重金属污染最常用的方法是化学沉淀法、电解法、吸附法、膜分离法和生物处理法。迄今为止,吸附法是处理重金属中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吸附去除重金属离子主要基于两种原理: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蒙脱土是一种层状硅酸盐矿物,其晶体结构中含有大量可交换阳离子,阳离子可与重金属离子交换,实现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在本研究中,蒙脱土与无机金属氧化物进行复合,改变了蒙脱土的表面性质和结构,提高了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能力。具体内容如下:
(1)采用蒙脱土、高锰酸钾、盐酸为主要原材料,通过一步溶剂热法制备二氧化锰修饰改性蒙脱土复合材料(MnO2@MMT)。通过XRD、SEM、XPS、BET、FT-IR等表征手段对材料进行分析,分析证明成功合成了MnO2@MMT复合材料。本文研究了MnO2@MMT对Cr(Ⅵ)的吸附能力,通过改变单因素变量如:所制备材料的不同投料比例、不同投加量、Cr(Ⅵ)溶液的初始浓度、Cr(Ⅵ)溶液的pH值以及不同的反应温度等,从而确立最佳的吸附条件。由实验数据得知,将0.20 g的复合材料投入50 mL、pH=3浓度为20 mg/L的Cr(Ⅵ)溶液中,在吸附300 min后吸附效率可以达到99.63%,远远高于未经改性的单一蒙脱土。这是由于通过金属氧化物MnO2对蒙脱土改性后,使其比表面积增大,更多的吸附活性位点被暴露,从而提升了吸附Cr(Ⅵ)的能力。MnO2@MMT复合材料在进行5次循环试验后,仍然保持着较高的吸附效率,说明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可重复利用性。通过动力学数据和等温线数据得知,与提出的拟一级动力学模型相比,提出的拟二级动力学模型更适合描述吸附过程,吸附等温线拟合结果与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模型更加一致。最后,提出MnO2@MMT复合材料吸附六价铬的机理。
(2)采用蒙脱土、七水硫酸镁、尿素、六水合三氯化铁、四水合二氯化铁、氨水为原材料,通过溶剂热和水浴热法制备出四氧化三铁和氧化镁共同修饰改性的蒙脱土复合材料(Fe3O4@MgO@MMT)。运用XRD、SEM、XPS、BET、FI-IR等表征方法对复合材料进行表征,分析证明成功合成了Fe3O4@MgO@MMT复合材料。将铅离子(Pb2+)溶液作为目标处理物,研究复合材料对Pb2+的吸附性能。由实验数据可知,将0.20 g的复合材料投入50 mL、20 mg/L以及pH=5的重金属Pb2+溶液中,在吸附300 min后处于平衡状态,吸附效率可达到97.88%,远高于未改性的蒙脱土的吸附效率。通过金属氧化物MgO和Fe3O4对蒙脱土改性后,使其比表面积增加,活性位点被更多的暴露,增加了对Pb2+的吸附能力。通过吸附动力学模型和吸附等温线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本研究中的吸附过程遵循了所提出的拟二级动力学模型的拟合系数。复合材料对Pb2+吸附的Langmuir等温线模型的相关系数高于Freundlich等温线模型,说明复合材料对Pb2+的吸附属于单分子层吸附。复合材料经过5次重复利用实验后,吸附效率仍然良好,由此证明该材料稳定性较高且可重复利用。最后,提出Fe3O4@MgO@MMT复合材料吸附铅离子的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