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硫化铜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光催化降解
复合材料
环境污染物
摘要:
如今,半导体SERS基底的研究进入了研究者们的视野。然而,半导体材料相对较低的增强灵敏度以及多功能协同应用仍然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硫化铜是一种铜基硫化物半导体,其作为SERS基底具有较低的制备成本、高效的化学增强机制、优秀的光催化协同功能、良好的结构可调控性和稳定性与环保性等优点,近年来,铜基半导体及其复合材料因其优异的光电性能,广泛应用在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领域。
本论文以硫化铜半导体材料出发,探究了硫化铜的改性、复合材料的构建与探究以及半导体掺杂的性能探究,成功实现了对实际环境污染物的“检测-降解”双功能化。具体的研究内容从以下三个工作展开:
1、工作一通过简单水热法合成硫化铜微米花球(Cu S Micro Flower,Cu S MF),并通过调节退火温度(180-400℃)对已合成的Cu S MF材料进行改性,采用三种不同的有机染料SERS探针(R6G,CV,MB)对其改性后的材料进行SERS性能评估,检测限可达到10-7至10-8mol/L量级的低浓度,最后通过在氙灯光源模拟太阳光照射下,实现对有机染料污染物的光催化降解,降解效率均超过60%,具有一定的降解能力,但降解性能还有待提高,需要后续对材料的进一步优化和改进,该工作为开发“检测-降解”双功能化基底打下了基础。
2、鉴于工作一还存在性能上的不足,需要进一步改进,工作二将Cu S MF与贵金属银纳米颗粒结合,成功制备Cu S MF/Ag NPs复合材料。对探针分子R6G的检测限低至10-10 mol/L。该基底成功应用于环境污染物基尼绿B(GGB)的SERS检测与降解,对环境水体实样检测中的检测限LOD低至1.1×10-10 mol/L。且浓度梯度的线性拟合较好,R2为0.9605。在氙灯光源照射下,实现对GGB的光催化降解,在150 min内的降解效率可达98.9%。该工作实现了对工作一的改进,并为半导体-贵金属复合材料在环境监测等领域提供了新的思路。
3、工作三在工作一的基础上加入了掺杂策略,通过Sn的引入来改进单一的Cu S MF的SERS与光催化降解性能。通过传统水热法,引入不同量的Sn源成功制备Sn-Cu S MF材料。采用R6G为探针分子,检测灵敏度提升了1个数量级,降解能力也得到较大提升,150 min内对R6G的降解效率可达99.7%。该基底成功实现对色素靛蓝胭脂红(IC)的检测与降解,检测限为1.3×10-9 mol/L,在90 min内降解效率为95.3%。该工作为非贵金属半导体SERS基底在环境检测与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与探究拓宽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