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中药浸膏粉
葛根芩连方
表面改性技术
物理指纹图谱
熵权变异系数法
偏最小二乘分析
主成分分析
二氧化硅
乙基纤维素
硬脂酸镁
喷雾干燥
摘要:
目的 采用表面改性技术优化葛根芩连方(Gegen Qinlian Compound,GQC)浸膏粉综合性能,筛选最佳改性剂及改性工艺,为制剂开发提供指导。方法 利用球磨机(ball mill,BM)和喷雾干燥(spray drying,SD)包覆改性技术,选用二氧化硅(SiO2)、乙基纤维素(ethylcellulose,EC)、硬脂酸镁(magnesium stearate,ST)3种改性剂,制备GQC改性浸膏粉(分别编号为GQC/BM-SiO2、GQC/BM-EC、GQC/BM-ST和GQC/SD-SiO2、GQC/SD-EC、GQC/SD-ST)。测定改性前后GQC浸膏粉的吸湿率(H)、含水量(HR)、休止角(α)、松密度(Da)、振实密度(Dc)、豪斯纳比(IH)、卡尔指数(IC)、间隙率(Ie)、中值径(D50)、粒径分布宽度(span)、粒径范围(width)及比表面积(SSA)总计12个二级指标,绘制物理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分析。将各二级指标转换为5个一级指标,采用熵权-变异系数法确定权重,计算浸膏粉综合性能评分,筛选最优方案,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观察粒子表面形态结构变化。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法评价二级指标贡献率,偏最小二乘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analysis,PLSA)法分析关键指标H、SSA的相关性。结果 获得GQC浸膏粉及其6组改性浸膏粉(GQC/BM-SiO2、GQC/BM-EC、GQC/BM-ST和GQC/SD-SiO2、GQC/SD-EC、GQC/SD-ST),绘制物理指纹图谱并计算相似度。BM改性时,与未改性GQC浸膏粉相比,GQC/BM-SiO2、GQC/BM-ST、GQC/BM-EC的相似度分别为0.953、0.920、0.969,改性不明显;SD改性时,与未改性GQC浸膏粉相比,GQC/SD-SiO2、GQC/SD-ST、GQC/SD-EC的相似度分别为0.477、0.449、0.439,改性效果好。一级指标权重系数为流动性0.104 8,积聚性0.134 1,压缩性0.111 0,稳定性0.133 1,均匀性0.517 0。BM组中,GQC/BM-ST综合评分最高,为50.54,提高了18.92%;SD组改性后综合评分均值为62.65,提高了47.41%,GQC/SD-ST效果最佳,为63.21。SEM显示,硬脂酸镁改性剂均匀包覆浸膏粉表面,粒子表面光滑,大小均匀,圆整度高。PCA显示,IH、D50、span、width、SSA贡献率大。PLSA显示,H与α、IC、width、IH、D50、span、SSA关联显著,与粉体密度相关;SSA与D50、width、span关联显著,粒径及跨距影响最大。结论 表面改性技术可提高GQC浸膏粉综合性能,SD改性效果较好,硬脂酸镁改性剂评分最高,为制剂开发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