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艾灸
线粒体
线粒体动力学
融合与分裂
摘要:
目的:观察艾灸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海马中线粒体动力学相关蛋白的影响,探究艾灸治疗VD的潜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艾灸组、西药组,每组12只。采用改良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制备VD模型。艾灸组于“百会”“神庭”“大椎”给予温和灸治疗,20 min/次,1次/d,干预6 d,休息1 d,连续4周。西药组予以尼莫地平(12 mg/kg)灌胃治疗,1次/d,连续4周。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HE染色观察海马区神经元病理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海马组织线粒体膜电位和活性氧(ROS)水平,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海马中线粒体动力学相关蛋白[视神经萎缩蛋白1(Opa1)、线粒体融合蛋白1(Mfn1)、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动力相关蛋白1(Drp1)、裂变蛋白1(Fis1)、线粒体分裂因子(Mff)]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中Opa1、Mfn1、Mfn2、Drp1、Fis1、Mff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延长(P<0.01),穿越原平台次数减少(P<0.01),海马组织线粒体膜电位降低(P<0.01),ROS平均荧光强度增加(P<0.001),海马Opa1、Mfn1、Mfn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01),Drp1、Fis1、Mff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01)。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和西药组大鼠逃避潜伏期缩短(P<0.05),穿越原平台次数增加(P<0.05),海马组织线粒体膜电位升高(P<0.05),海马ROS平均荧光强度降低(P<0.001),Opa1、Mfn1、Mfn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01),Drp1、Fis1、Mff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01)。与西药组比较,艾灸组ROS平均荧光强度降低(P<0.001)。HE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海马神经元排列松散,核仁消失,可见大量坏死神经元;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西药组大鼠海马神经元排列有序,核仁形态正常,坏死神经元数量明显减少。结论:艾灸能有效提高VD大鼠认知功能,其机制可能与调控海马区线粒体动力学相关蛋白,促进线粒体融合,抑制线粒体过度分裂,从而改善线粒体动力学失衡状态,减轻线粒体功能障碍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