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高强度间歇训练
炎症标志物
Meta分析
应用效果
调节因素
摘要:
目的探讨高强度间歇训练(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HIIT)对炎症标志物的应用效果及潜在调节因素,并比较HIIT与中强度持续训练(moderate-intensity continuous training,MICT)的效果差异,为运动处方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EBSCOhost、PubMed和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纳入有关HIIT干预炎症因子的对照干预试验。使用R Studio4.2.0进行主效应合并,效应量用Hedge's g(简称g)和95%置信区间(CI)表示。采用亚组分析、Meta回归分析以及敏感性分析,旨在探究并识别统计学异质性的显著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31项研究,包括1090名研究对象,505起HIIT干预,其中5起HIIT干预报告了不良事件。相比于无训练对照组,HIIT显著降低了促炎因子水平,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g=-0.39,I2=27%)、C反应蛋白(g=-0.62,I2=79%)、白细胞介素-6(g=-0.62,I2=76%)和高敏C反应蛋白(g=-0.70,I2=45%);并提高抗炎因子白细胞介素-10(g=0.68,I2=70%)的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回归分析发现,HIIT对提升白细胞介素-10水平(β=0.05)和降低肿瘤坏死细胞因子α水平(β=-0.03)的效果随着研究对象体质指数(BMI)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P<0.01);HIIT对降低白细胞介素-6水平的效果随着研究对象年龄的增加而显著增加(β=-0.04,P<0.01)。亚组分析显示,HIIT在降低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方面,跑步(g=-0.65)相比于骑行(g=-0.19)、冲刺间歇训练(g=-0.71)相比于有氧间歇训练(g=-0.20)均更有效(P<0.05)。HIIT与MICT对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IT可降低促炎因子,提高抗炎因子水平,并可作为MICT的一种省时高效,且安全的替代方案。目前证据支持基于跑步的冲刺间歇训练可能是改善炎症标志物的理论最优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