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糖尿病
侵袭性肺真菌感染
病原菌
危险因素
摘要: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合并侵袭性肺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及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接诊的53例糖尿病合并侵袭性肺真菌感染患者病例资料及病原菌检测结果,对比患者病原菌分布特点及不同病原菌分组患者临床特征及影像学表现。对比感染组与对照组患者临床资料,探析糖尿病合并侵袭性肺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53例糖尿病合并侵袭性肺真菌感染患者中,确诊11例,临床诊断42例。共检出病原菌53株。31株为念珠菌属,主要为白色假丝酵母菌和热带假丝酵母菌。15株为曲霉属,主要为烟曲霉素和黄曲霉素。7株为隐球菌属,均为新生隐球菌。确诊组患者中,共检出3株念珠菌属,5株曲霉属,3株隐球菌属。临床诊断组患者中,共检出28株念珠菌属,10株曲霉属,4株隐球菌属。两组患者念珠菌属检出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曲霉属、隐球菌属检出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念珠菌属组患者中,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51.61%,16/31)、咳嗽(45.16%,14/31)。曲霉属组患者中,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66.67%,10/15)、咳痰(40%,6/15)。隐球菌属组患者中,临床表现主要为咳痰(42.86%,3/7)。三组患者临床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念珠菌属组患者中,影像学检查表现主要为片状浸润(80.65%,25/31)和胸腔积液(35.48%,11/31)。曲霉属组患者中,影像学检查表现主要为片状浸润(93.33%,14/15)和孤立性结节(60%,9/15)。隐球菌属组患者中,影像学检查表现主要为片状浸润(71.43%,5/7)、孤立性结节(42.86%,3/7)和胸腔积液(42.86%,3/7)。三组患者孤立性结节的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发性结节、片状浸润、空洞、胸腔积液、间质改变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与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HbAlc值、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使用时间、糖尿病病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年龄、入院空腹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15 d、有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使用时间≥14 d是糖尿病合并侵袭性肺真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糖尿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病原菌主要为念珠菌属,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不同菌属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特征存在差异,但临床特征差异不显著。住院时间长、有侵入性操作、长期使用抗菌药物是糖尿病患者并发侵袭性肺真菌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