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同型半胱氨酸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叶酸
地西他滨
摘要:
目的探讨叶酸联合地西他滨对不同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取MTHFR^(-/-)型和野生型C57小鼠各20只,制成DR模型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各型20只造模成功的小鼠分为模型组、地西他滨组、叶酸组、叶酸+地西他滨组,每组各5只。其余各型5只未经干预的小鼠作为对照组。构建DR模型后,地西他滨组小鼠腹腔注射0.25 mg·kg^(-1)地西他滨,每5 d 1次;叶酸组管饲70μg·kg^(-1)叶酸,每天1次;叶酸+地西他滨组同时给予0.25 mg·kg^(-1)地西他滨和70μg·kg^(-1)叶酸;模型组每天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每5 d生理盐水注射;对照组仅普通饲料喂养,自由饮水。上述各组均干预30 d。采用OCT检测小鼠视网膜厚度、OCTA检测视网膜层血管密度,HE染色检测小鼠视网膜组织病理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RNA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情况。结果相比于野生型模型组,MTHFR^(-/-)型模型组小鼠视网膜厚度、视网膜层血管密度增加程度更加明显(均为P<0.05)。在野生型小鼠中,地西他滨组、叶酸组和叶酸+地西他滨组小鼠视网膜厚度及视网膜层血管密度相比于模型组均降低,其中叶酸+地西他滨组下降程度最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在MTHFR^(-/-)型小鼠中,相比于模型组,地西他滨组和叶酸+地西他滨组小鼠视网膜厚度及视网膜层血管密度均降低(均为P<0.05)。HE染色结果显示,与野生型模型组小鼠相比,MTHFR^(-/-)型小鼠模型组视网膜损伤范围增大;与模型组相比,地西他滨组和叶酸+地西他滨组各型小鼠视网膜厚度变薄,神经节细胞层排列较整齐,其中叶酸组效果较差,叶酸+地西他滨组治疗效果较好。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在野生型和MTHFR^(-/-)型模型组小鼠视网膜组织中,SAHH、MAT2A、DNMT1蛋白mRNA相对表达量均较对照组升高(均为P<0.05),地西他滨组、叶酸组、叶酸+地西他滨组mRNA相对表达量均较模型组降低(均为P<0.05);在野生型小鼠中,MTHFR蛋白mRNA相对表达量在模型组较对照组降低,地西他滨组、叶酸组、叶酸+地西他滨组均较模型组升高(均为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在野生型和MTHFR^(-/-)型模型组小鼠视网膜组织中,DNMT1、MAT2A、SAHH蛋白相对表达量均较对照组升高(均为P<0.05),地西他滨组、叶酸组、叶酸+地西他滨组中相对表达量均较模型组降低(均为P<0.05);在野生型小鼠中,模型组视网膜组织中MTHFR蛋白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降低,叶酸组、叶酸+地西他滨组MTHFR蛋白相对表达量较模型组升高(均为P<0.05)。结论叶酸联合地西他滨对DR小鼠的保护作用优于单独使用;对于野生型DR小鼠,使用叶酸联合地西他滨治疗可能产生更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