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针刺
口干
眼干
随机对照试验(RCT)
干燥综合征
Meta分析
针药合用
摘要:
[目的]通过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评估针刺及针药合用在改善干燥综合征患者口干和眼干症状方面的疗效。[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网(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和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收集截至2024年10月1日的针刺或针药合用治疗干燥综合征口干眼干症状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由两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并评估偏倚风险,使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效应量采用标准化均数差(SMD)和优势比(OR),并评估研究间的异质性。[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6项随机对照试验(RCT),涉及1319例干燥综合征患者。Meta分析显示,单纯针刺治疗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3.73,95%CI(0.42,33.08),P=0.24],而针药合用治疗显示出明显的临床疗效优势[OR=3.60,95%CI(2.53,5.11),P<0.05]。在客观生物学指标方面,针刺治疗能显著提高患者唾液流率[MD=1.98,95%CI(0.20,3.75),P<0.05],针药合用治疗同样能显著提高患者唾液流率[MD=0.25,95%CI(0.03,0.47),P<0.05]。Schirmer测试结果表明,针药合用治疗能有效改善干燥综合征患者的泪液分泌[MD=1.47,95%CI(0.54,2.40),P<0.05]。但存在异质性,经治疗时长(>4周/≤4周)和干预方案(纯针刺/针药合用)的亚组分析后,异质性仍高于50%,提示潜在异质性来源可能涉及操作者技术差异、穴位配伍特异性及受试人群基线特征等因素。在症状评估维度,治疗组显著降低中医证候积分[SMD=-1.29,95%CI(-1.97,-0.61),Z=-3.74,P<0.05]和ESSPRI评分[SMD=-1.73,95%CI(-2.51,-0.95),Z=-4.34,P<0.05],尽管两者异质性分别达84.90%和90%,但敏感性分析证实结果稳健。所有异质性大的结局指标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异质性来源的系统分析表明,操作者资质、干预方案细节(如穴位选择、针刺频数)及疗效评估时点差异可能是影响研究间异质性的关键因素。[结论]针刺及针药合用治疗显著改善了干燥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唾液流率、Schirmer测试、中医证候积分及患者汇报指数(ESSPRI)评分,且安全性良好。未来需要更多大规模、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以进一步验证针刺的长期疗效并探讨不同针刺方案的具体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