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脑出血
基底神经节出血
内窥镜检查
3D-Slicer
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
摘要:
目的探讨3D-Slicer联合智能手机辅助定位下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对基底核区脑出血患者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02例基底核区脑出血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小骨窗开颅组与辅助定位组,每组51例。小骨窗开颅组患者接受常规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辅助定位组患者接受3D-Slicer联合智能手机辅助定位下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及住院时间,术前及术后7 d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炎症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术前和术后6个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安全性及预后情况[采用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估]。结果辅助定位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小骨窗开颅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小骨窗开颅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小骨窗开颅组(P<0.05)。术后7 d,两组SOD、GSH-Px分别高于本组术前,MDA分别低于本组术前(P<0.05);术后7 d,辅助定位组SOD、GSH-Px高于小骨窗开颅组,MDA低于小骨窗开颅组(P<0.05)。术后7 d,两组MMP-9、ICAM-1、hs-CRP分别低于本组术前(P<0.05);术后7 d,辅助定位组MMP-9、ICAM-1、hs-CRP低于小骨窗开颅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NIHSS评分分别低于本组术前,MMSE、MoCA评分分别高于本组术前(P<0.05);术后6个月,辅助定位组NIHSS评分低于小骨窗开颅组,MMSE、MoCA评分高于小骨窗开颅组(P<0.05)。小骨窗开颅组与辅助定位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8%(6/51)比7.8%(4/51),χ^(2)=0.443,P=0.505]。术后6个月,辅助定位组GOS评分优于小骨窗开颅组(Z=3.201,P<0.001)。结论3D-Slicer联合智能手机辅助定位下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核区脑出血患者可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血肿清除率,减轻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及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