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石墨烯发热膜
远红外
冻伤
微循环
炎症
摘要:
目的研究石墨烯发热膜热疗对不同冻伤模型小鼠的防护作用,以及对微循环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远红外干预实验:FIR热疗7 d,4 h/d,10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石墨烯-FIR组、碳纤维-FIR组(n=5),干预结束后,红外成像检测小鼠体表温度。冷暴露动物模型建立实验:76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2个实验分组,每个实验组分为对照组(n=8)、模型组(n=10)、石墨烯-远红外(FIR)组(n=10)、碳纤维-FIR组(n=10)。FIR热疗干预7 d,4 h/d。采用急性寒冷暴露(4℃,4 h)和间歇性寒冷暴露(4℃,4 h/d,3 d),制备急性冷暴露和间歇性冷暴露小鼠模型,并进行肛温检测。液氮法制备冻伤模型及评价:24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石墨烯-FIR组、碳纤维-FIR组(n=8)。采用液氮冷冻法直接冻伤皮肤,制备冻伤模型。造模前FIR热疗干预7 d,4 h/d,造模后第3、6天对冻伤区域表观指标进行评分。角叉菜胶诱发小鼠尾部血栓模型建立及评价:40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石墨烯-FIR组、碳纤维-FIR组、哌唑嗪阳性药组(n=8)。腹腔注射角叉菜胶(2.5 mg/kg)进行尾部血栓模型的制备。造模前FIR热疗干预7 d,4 h/d。造模24 h后测量尾部血栓长度,通过HE检测病理变化,取血检测各组小鼠血栓因子:6-keto-PGF1α、TXB2、t-PA,以及炎症因子:IL-6、IL-1β、TNF-α的变化。结果冷暴露实验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石墨烯-FIR组小鼠肛温升高。液氮冻伤实验结果表明,石墨烯-FIR热疗能够降低小鼠冻伤区域表观评分(P<0.01),改善冻伤程度,且效果优于碳纤维-FIR组。角叉菜胶诱导血栓实验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石墨烯-FIR组黑尾长度缩短(P<0.05),血栓面积减少,尾部血栓处血流灌注量升高(P<0.01);血栓因子TXB2和炎症因子TNF-α、IL-6水平下降(P<0.01),6-keto-PGF1α和t-PA水平升高(P<0.05)。结论石墨烯发热膜热疗通过促进血液微循环,降低炎症发生,改善凝血功能障碍来改善不同程度冻伤引起的组织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