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冷冻电镜
纳米孔金膜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石墨烯
摘要:
冷冻电镜技术已成为解析大型动态蛋白质结构的关键工具,但样品制备中的技术瓶颈,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在现阶段的研究背景下,对于制样过程的探索主要集中于对冷冻电镜基底本身的改良与优化,以期达到提升最终成像质量与解析精度的目标。然而这些研究都面临一个挑战,在蛋白样品制备结束后,需要经过一系列繁杂的测试手段才能剔除不合格的样品,并且可能引起额外的污染副样品变化。为了解决这一问名,同时提高样品的取向多样性,本文将纳米孔金膜应用于冷冻电镜基底,基于基底结构的表面等离子共振现象提出了一种评估冷冻电镜样品质量的原位无损光学检测方法,并在该基底的基础上开发了一种复合多功能基底。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
1.本文选用纳米孔金膜作为冷冻电镜基底的支撑膜,在FDTD Solutions软件中构建周期性纳米孔阵列模型,并基于时域有限差分法对其结构参数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当金膜厚度为30 nm职纳米孔径为200 nm时,基底表现出最优的表面等离子共振性能,且电场能量高度集中于纳米孔区域,显著增强了传感灵敏度。
2.本文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原理,搭建了冷冻电镜样品质量检测平台。基于模拟的最佳参数制备独立式金膜,再将其转移到金网格上得到本文的冷冻电镜基底。在传感性能评估实验中,以0-20 wt%浓度梯度的NaCl溶液为测试样本,测得基底的灵敏度为793.12 nm/RIU,并且折射率与共振波长变化的线性相关系数R为0.995。基于该基底完成冷冻制样后,利用搭建的检测平台对样品进行原位质量评估,并通过冷冻电镜成像验证。在检测结束后,本文还通过FDTD Solutions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模拟验证,得到的结果与实验结果相匹配,证明了该检测方法的可靠性。
3.为了进一步优化基底的性能,本文将石墨烯薄膜集成至纳米孔金膜基底表面,行成了一种复合基底。随后对复合基底进行样品制备并开展取向分布测试,结果显示加入了石墨烯的复合基底样品取向多样性得到了明显的提升,这表明该基底在生命科学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