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大气压射流等离子体
针-环-板电极结构
石墨烯
射流等离子体阵列
摘要:
本论文主要开展了大气压射流等离子体放电特性研究及其对氧化石墨烯材料的还原处理。在对大气压射流等离子体放电特性的研究中,首先选择了对普通单管针-环-板结构的射流进行研究,通过实验研究和数据整理,拓展出了具有更大处理面积和更强放电强度的单管漏斗型射流等离子体装置,讨论了该装置在针-环-板结构和针-板结构下,在不同氩气流量和外加电压条件下的放电特性,并且使用该装置对碳纳米管粉末进行了初步的处理尝试。最后,由漏斗型单管改进为射流等离子体阵列,该阵列装置可以拆分调节单管和多管放电模式,分别研究了单管和多管的气体放电特性之后,使用该阵列装置对氧化石墨烯进行还原处理。详细的研究内容如下:(1)首先在普通针-环-板结构的单管通入氩气的情况下,通过记录电压电流和光谱数据,研究普通单管射流等离子体在不同的外加电压、不同的气流量和不同针环间距下的放电特性,详细讨论其电压电流波形和功率,以及光谱强度。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的实验条件对普通单管射流等离子体影响非常大。外加电压的增大会使射流放电增强,功率增大,各活性粒子的谱段强度和转动温度都随之增加;氩气气流量的增大会使击穿电压随之降低,转动温度因气流带走一部分热量而降低;针环间距则可以控制射流到达底玻璃板的程度,在针环间距较小时,射流无法到达底玻璃板,而随着针环间距增加,放电击穿所需的能量也在增加。(2)为了能更好地处理粉末状材料,普通针-环-板结构单管被改进为漏斗型针-环-板结构单管,并对其电压电流和光谱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针-环-板结构比针-板结构更易放电,放电也更稳定。漏斗型单管在低电压和低气流量时放电都很弱,随着电压和气流量的增大,放电强度和光谱强度均随之增大。(3)为了将粉末或小颗粒状的材料放置在一个近似密闭的容器中,设计了可选择单管和多管放电模式的漏斗型阵列结构,以适应不同的加工环境。通过测量它的电压电流和光谱特性,得到电压电流波形、功率、光谱强度和转动温度,推测出材料处理的最佳参数。(4)根据之前的研究,本文总结出了普通单管、漏斗型单管、漏斗型阵列的放电特性,然后先用漏斗型单管对碳纳米管粉末进行了初步的处理尝试,结果发现经过改性处理后的碳纳米管表面变得更加粗糙,同时也增强了疏水性。最后,在漏斗型阵列的腔体中放入氧化石墨烯进行还原处理,通过结果分析,氩气射流等离子体增强了石墨烯表面的缺陷,水接触角增大,增加了疏水性,去除了含有氧的官能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