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蒙脱石
石墨烯
纤维素纳米晶
智能驱动器
摘要:
具有自我感知外部刺激(如湿度、光、磁、电、热等),且能将外部刺激转化为机械运动的智能软体驱动材料及其器件,在智能穿戴、传感器、软体机器人等多个领域中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智能驱动器的发展还面临诸多问题,如制备成本高、驱动效率低、机械稳定性差、刺激源单一等。要获得成本低廉、工艺简单、响应快速、形变度大、刺激源多样化的多功能驱动器,其材料本身性质和自身结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天然矿物蒙脱石(Mt)是一种层状硅酸盐粘土矿物,具有资源丰富、环境友好、比表面积大、水化膨胀率高和成膜工艺简单等优点,在软体驱动器中具有很好的应用潜力。为了实现对驱动器制备成本的控制和性能的优化,本文选用Mt为主驱动材料,与氧化石墨烯(GO)、还原氧化石墨烯(r GO)及纤维素纳米晶(CNC)等进行复合后,以自组装的方法制备了薄膜驱动器,通过在薄膜表面构建阵列来提高薄膜形变的可控性和复杂性,研究了驱动器在湿度、溶剂、红外光等外界刺激下的响应性。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利用真空抽滤法制备出以Mt为湿度活性层,有机蒙脱石(OMt)为惰性层的Mt/OMt双层膜,OMt在膜中呈梯度分布,这种独特分布解决了常见双层膜的弱界面结合问题。Mt/OMt双层膜具有良好的湿度响应性能和驱动稳定性,在相对湿度为94.26%时,弯曲角度最大可达360°,弯曲至100°所需时间为40 s,撤除刺激源后20 s内恢复原状,循环200次后仍然保持较稳定的驱动能力。此外,双层膜还具有良好的有机溶剂响应性能,在乙醇、异丙醇和四氯化碳等信号的刺激下均能发生可控的形状变化。为了使双层膜具有更复杂的形状变化,在其OMt侧表面设计了胶基阵列图案,实现了弯曲、扭曲、缠绕等复杂可控的变形。根据双层膜在湿度驱动下所显示的形变能力,设计出窗帘、鲜花、鹰爪和帐篷等具有可编程的形状变化的智能器件。(2)采用浇筑法在光栅板上制备了以GO和Mt复合材料(GM)为湿度活性层,r GO和OMt复合材料(RO)为惰性层的RO/GM双层膜。该薄膜表面具有周期性光栅图案,能够对湿度、有机溶剂和红外光等多种刺激信号产生响应,在湿度刺激下向湿度惰性层一侧弯曲,在有机溶剂和红外光刺激下则反向弯曲。比较了湿度惰性层中r GO/OMt质量比对薄膜响应性的影响,发现随着r GO/OMt比值的增大,双层膜在湿度刺激下的弯曲角度和弯曲速率逐渐增大,但是其可逆形变能力逐渐变差,当r GO/OMt比值超过3/2时,形变不能恢复。在湿度/有机溶剂或湿度/红外光交替刺激下,双层膜均呈现可逆的双向弯曲。根据RO/GM双层膜的多刺激信号响应性能,设计了智能开关、智能风车、仿生花朵、扑翼纸鹤和青蛙舌头等可编程智能驱动器。(3)采用浇筑法将CNC和Mt复合材料(CM)制备成具有胆甾型液晶结构的彩虹膜。Mt可以调控膜的颜色,随着Mt含量的增大,单层膜由蓝色转变为红色又转变为蓝色,最终变为乳白色。以亲水性好的CM单层膜为基底,浇筑了疏水性的α-氰基丙烯酸酯,制备了CM双层膜。双层膜具有良好的湿度驱动性能与显色能力,在相对湿度较高的环境中,颜色红移,向疏水侧弯曲,转移至低湿度环境中,颜色蓝移,恢复原来形状。随着Mt含量的增大,双层膜的弯曲度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但是薄膜的颜色变淡。相对而言,当Mt含量为3%时,双层膜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在梯度湿度刺激下,可由鲜艳的绿色转变为红色,且120 s内能够从119°弯曲至360°,27 s内恢复原来的形状,经过35次循环后仍然保持良好的驱动性能。根据CM双层膜湿度-颜色-形变一体化的特点,设计出仿生蝴蝶、章鱼和花朵等智能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