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太赫兹
超材料
石墨烯
二氧化钒
类电磁诱导透明
吸收器
摘要:
电磁超材料是由周期性排列的人工设计的单元结构组成,其尺寸远小于工作波长,具有负介电常数和负磁导率。经过合理设计和优化超材料结构,可以使电磁波在超材料的传播过程中出现负折射效应、电磁诱导透明(Electromagnetically Induced Transparency,EIT)等奇异性质。EIT是发生在三能级原子系统中的非线性量子干涉效应,导致在原本不透明介质的光谱吸收区域出现透明窗口,并伴随“慢光效应”。利用超材料模拟EIT现象,称其为类电磁诱导透明(Electromagnetically Induced Transparency-Like,简称EIT-like),它突破了传统EIT的严苛的实验条件,为人们研究EIT效应及开发应用拓展了思路。本文以基于石墨烯可调谐的EIT-like超材料为研究对象,在研究其慢光特性和相关应用的基础上,引入二氧化钒(VO2)材料,利用VO2的相变特性实现了类电磁诱导透明与吸收器可切换的太赫兹多功能器件。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设计了一种极化不敏感的EIT-like超材料,两个不同尺寸的石墨烯方环充当明模式,通过二者的近场耦合产生EIT-like效应。改变石墨烯的费米能级能够调节EIT-like窗口及对应的群时延,基于洛伦兹模型的的理论拟合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相一致。然后,在此超材料基础上通过引入VO2材料,利用其相变特性,所设计的超材料可以实现从类电磁诱导透明到双频带吸收器的转换。当VO2为绝缘态,超材料结构实现EIT-like效应;当VO2处于金属态,超材料结构实现双频带吸收功能,在0.96 THz和1.89 THz处的吸收率分别达到63.2%和99.6%。两种功能的频率响应特性的动态调节都可以通过改变石墨烯费米能级实现。另外,探讨了所提出的超材料作为传感器时探测周围介质折射率的性能,计算得出超材料传感器灵敏度最大值为0.4845 THz/RIU。该设计为开发慢光器件、传感器、吸收器和多功能器件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2)、设计了一种基于单层石墨烯可调谐的双EIT-like超材料,不同长度的石墨烯条带和旋转的石墨烯方环充当明模式,两两明模式之间通过近场耦合作用产生了EIT-like效应。基于洛伦兹模型的理论拟合结果与数值仿真结果具有一致性。通过改变石墨烯费米能级,不仅能够实现双EIT-like窗口及对应群时延的动态调制,还能实现同步或异步切换且具有高调制深度和低插入损耗的开关功能。在可调谐双EIT-like超材料的基础上,引入VO2基底,利用其相变特性可以实现双类电磁诱导透明与三频带吸收器的功能转换。当VO2处于绝缘态,所设计的超材料产生双EIT-like效应。当VO2处于金属态,所设计的超材料实现了三频带吸收功能,在共振频率为2.152 THz、3.076 THz和3.741 THz处的吸收率分别为91.02%、95.81%和80.37%。仿真结果表明,改变石墨烯费米能级能够实现对两种功能的动态调节。(3)、提出了一种基于石墨烯和VO2材料的太赫兹多功能超材料器件。当VO2处于绝缘态,所设计的多功能超材料中不同尺寸的金属环充当明模式,明明模式耦合产生EIT-like效应。类电磁诱导透明窗口幅值调控可以通过调节VO2电导率和石墨烯费米能级两种方式实现。当VO2处于金属态,所设计的多功能超材料能够实现宽带吸收功能,在1.211-2.335 THz频率范围内对应的吸收率超过90%,其相对带宽达到63.4%。另外,所提出的宽带吸收器具有极化无关特性和大入射角特性,其宽带吸收性能可以通过改变VO2电导率来加以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