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石墨烯气凝胶
原位化学还原
原位化学共沉淀
电磁波吸收
机械性能
摘要:
电子信息技术在给人类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伴随着电磁干扰、电磁辐射、信息泄露等一系列安全问题。迄今为止,人们在开发“薄、轻、宽、强”的电磁波吸收材料以消除电磁危害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三维(3D)网络结构被认为可以延长入射波的反射/散射路径,提高材料的吸波性能。常用三维模板譬如轻质泡沫和氧化铝制作复杂且本身没有吸波性能。若以吸波材料替代该模板,复合材料的吸波性能将进一步增强。因此,设计具有结构稳定性的3D吸波骨架结构至关重要。氧化石墨烯(GO)因其质量轻、比表面积大和可加工性等诸多独特性能而备受关注,其自组装三维结构(氧化石墨烯气凝胶GOA)可用作吸波材料3D模板,然而,GOA结构不稳定易塌陷且吸波损耗能力弱,要改进这些问题具有挑战性。因此,本论文首先提高GOA的结构强度,在保持结构稳定的同时提高其吸波性能,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为了增强气凝胶机械强度,以功能化碳纳米管(FCNTs)与环氧树脂作增强材料,通过水热和冷冻干燥法制备了具有3D结构的GO/FCNTs/环氧树脂复合气凝胶(GCEA)。探讨了GO/FCNTs与环氧树脂不同配比对气凝胶的机械强度和吸波性能的影响,并找出最佳配比。结果显示,当GO/FCNTs与环氧树脂的质量比为2:1时,即GCEA-2具有优异的结构稳定性、热稳定性和机械强度,这可归因于GO与碳纳米管的π-π共价结合和与环氧树脂化学键合实现的共同增强作用。由于FCNTs的介电损耗和互联的三维结构,GCEA-2的在9.9 mm厚度下,最小RL值为-35.6d B,最大有效吸收带宽为2.64 GHz。(2)为了提高气凝胶吸波性能,通过原位化学还原法还原GCEA制备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气凝胶(RGCEA),对不同还原时间下的气凝胶的吸波性能和吸波机理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原位化学还原法不破坏GCEA的交联结构。由于介电损耗提高,RGCEA的吸波性能较GCEA显著提升,当填充量为5 wt%,还原时间为6 h时,RGCEA-6的RLmin达到-48.04 d B,对应厚度为2.5 mm;当厚度为2.2 mm时,EABmax为5.76 GHz。还原时间越长,在低填充率下获得的吸波性能越优异,因此可以通过调整填充率和还原时间来调控RGCEA的电磁波吸收性能。(3)为进一步调控阻抗匹配,提高电磁波吸收,通过原位化学共沉淀法制备兼具介电损耗和磁损耗能力的r GCEA@Fe3O4复合吸波材料,探究了其吸波机理和铁离子浓度对电磁波吸收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铁离子浓度的升高,Fe3O4纳米颗粒含量增加且石墨烯复合气凝胶的电磁波吸收性能先增强后减弱。由于独特的“化学镀结构”以及Fe2+作为绿色还原剂还原GCEA形成了三维导电通路,r GCEA@Fe3O4的吸波性能较GCEA显著提升,当填充率为10 wt%,铁离子浓度为3 mg/ml时,即r GCEA@Fe3O4-3具备最佳电磁波吸收性能,在12.08 GHz频率,2.5mm厚度下,RL最小值达到-58.13 d B,当厚度为2.2 mm时有效带宽最大为6.64 GHz。以高强度亲水三维石墨烯复合气凝胶为模板沉积吸波材料有望发展为多层三维吸波基体用于制备结构-功能性复合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