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聚苯胺
石墨烯
电沉积法
浸渍氧化聚合法
柔性超级电容器
摘要:
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峻、化石能源日益短缺、智能手机以及可穿戴电子设备的飞速发展,对储能器件的要求越来越高。柔性固态超级电容器(FSSCs)因其功率密度高、循环性能好、倍率性能高以及安全性能好等优点在可穿戴电子设备、柔性显示屏等领域展现巨大的应用前景。电极材料是超级电容的关键部件,在众多的电极材料中,导电聚合物聚苯胺(PANI),具有成本低、理论容量高等优点,常用于FSSCs的柔性电极,但其稳定性较差,限制了其在储能器件中的广泛应用。石墨烯具有导电率高、比表面积大和稳定性好等优点,本研究通过将PANI和石墨烯复合构建PANI/石墨烯复合电极材料,通过调控其复合比例、形貌和PANI的掺杂系统探讨高性能PANI/石墨烯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工艺及及其性能改进机制。进而组装成柔性固态超级电容器,系统探讨其性能及应用潜力,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
(1)以碳毡(CF)为柔性基底,通过浸渍还原法,在其表面封装还原氧化石墨烯(rGO)纳米片,进而通过电化学沉积法在rGO/CF基底表面生长PANI,制备了具有纳米纤维结构的PANI/rGO/CF柔性复合电极材料。通过改变电化学沉积工艺参数,探讨沉积时间和质子酸种类及浓度对电极材料形貌、结构及性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表明:通过浸渍还原法,rGO纳米片可以紧密地包覆在CF表面,rGO的引入改善了电极材料的表面形貌,减少了电极材料的电荷转移电阻,当电沉积圈数为8圈时,以硫酸为质子酸的聚合溶液制备得到的PANI/rGO/CF复合电极材料表现出最佳的电化学性能,当电流密度为5 mA cm-2时,面积比电容为2680 m F cm-2,当电流密度增加至50 mA cm-2时其电容保持率为67.2%,在10 mA cm-2下进行2000次的恒流充放电测试(GCD)循环,保持77.3%的初始比电容,表现出良好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
(2)以碳布(CC)为柔性基底,通过高锰酸钾氧化处理,不仅在碳纤维表面引入了大量的含氧官能团,同时在其表面合成了Mn O2颗粒。由于含氧官能团的存在,基底材料的亲水性大幅度提高,含氧官能团还可以作为PANI的生长锚点,在Mn O2颗粒的氧化聚合下,PANI在氧化碳布(OCC)纤维表面以纳米纤维状均匀覆盖生长。在浸渍氧化聚合过程中,低温有助于合成更加均匀致密的PANI纳米纤维网络结构(PANI-NFN),当聚合温度为5℃时,成功制备了PANI-NFN/OCC复合电极材料。
(3)采用浸渍还原法将PANI-NFN/OCC材料与rGO进行复合,由于PANI和rGO之间存在氢键和π键吸引,rGO紧密贴合在PANI纤维表面形成有效的保护层,从而提高了电极材料的稳定性,所制备的rGO@PANI-NFN/OCC柔性复合电极材料在5mA cm-2的电流密度下面积比电容高达4438 m F cm-2,经3000次循环后保持88.2%的初始比电容。进而以rGO@PANI-NFN/OCC复合电极材料为柔性电极,组装了对称FSSCs,在1 mA cm-2的电流密度下面积比电容高达1429 m F cm-2,当功率密度为0.43 m W cm-2时具有117.9μWh cm-2的能量密度,经2000次循环后保持89.5%的循环稳定性,经弯曲500次后还保持88.39%的初始比电容,展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