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类石墨烯空心球
瞬时放电
负极材料
锂硫电池
摘要:
锂离子电池作为当今主流的电化学储能系统,拥有高比容量,循环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方便携带等一系列优点。随着社会对绿色发展的重视,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应用于汽车的动力电池,对电池的能量密度及循环性能要求更高。所以,研究出制备方法简单且电化学性能良好的新型电极材料是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本论文采用高压瞬时放电法制备了类石墨烯空心球,考察了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和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采用传统的St?ber法制备出Si O实心球,以此作为模板,再根据盐酸多巴胺在碱性环境下能够自聚合这个特性,使其作为碳源对Si O球进行包覆,预碳化后洗去模板,得到预碳化空心碳球,利用瞬时放电装置将无定形碳转化为石墨烯材料,最终制备出直径约200 nm,壁厚为15 nm,比表面积高达810 m/g的类石墨烯空心球。并发现在1个电容器、200 V电压条件下电击两次制备的类石墨烯空心球(PDA 1-200-2)形貌最佳。通过电化学测试可知,PDA 1-200-2材料在1 A/g电流密度下起始比容量为574 m Ah/g,经过不断的活化比容量不断升高,循环800圈后稳定在731 m Ah/g,表现出良好的循环稳定性,且在5 A/g、10 A/g大电流密度下循环1000圈后比容量仍能稳定在315 m Ah/g、146 m Ah/g。研究了以间苯二酚-甲醛为碳源,硅酸四乙酯为硅源,在水热条件下,碳源对Si O进行原位包覆,进行预碳化后去除模板得到预碳化空心碳球,对其进行高压瞬时放电,制备了直径为220 nm,壁厚为19 nm,比表面积为670 m/g且分散性良好的类石墨烯空心球,并且发现电击两次得到的材料形貌最佳(RF 1-200-2)。通过电化学测试可知,RF 1-200-2材料在1A/g电流密度下循环600圈后比容量稳定在942 m Ah/g,库伦效率接近100%,表现出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和高比容量特性。以上述制备的类石墨烯空心球作为硫的载体,研究了载硫方式、载硫量对类石墨烯空心球复合硫正极材料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发现采用熔融渗硫法调整硫碳比为S/C=7:3时制备的复合材料比表面积最大为24.7 m/g,实际含硫量为63.4%,且材料中硫均匀分布于类石墨烯空心球内部。通过电化学测试可知,该材料分别在0.2 C、1 C倍率下充放电首圈比容量高达1039 m Ah/g、701 m Ah/g,2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分别为60.8%、59.2%。说明制备的类石墨烯空心球作为锂硫电池正极材料时也能表现出良好的循环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