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聚乳酸
石墨烯
聚乙二醇
逾渗转变
增韧增强
退火处理
摘要:
聚乳酸(PLA)是可完全降解的生物基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生物相容性,广泛用于生物医学、涂料、纺织品、包装等领域。然而,韧性差、结晶速率慢、成本高等缺点,严重制约PLA在柔性电子等新兴领域的潜在应用。二维片层状材料石墨烯(Gr),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导电性能,广泛用于高聚物改性领域。然而,Gr在聚合物中的分散均匀性,决定Gr对高聚物的改性效果。以无毒、无刺激性的水溶性高聚物聚乙二醇(PEG)为增塑剂,强化Gr在PLA中的分散均匀性和稳定性,制备出新型PLA复合材料,并研究退火处理对PLA复合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有望揭示无机纳米材料和有机高聚物对PLA的协同作用机理,实现PLA的同时增韧增强。本文采用温和的溶液成膜方法,制备Gr含量分别为0.1、0.2、0.5、1.0和2.0 phr的Gr/PLA二元共混物和Gr/PEG/PLA三元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差示扫描量热仪分析(DSC)、偏光显微分析(POM)、热重分析(TGA)及力学性能测试,研究Gr含量对PLA复合材料微观结构、结晶性能、紫外-可见光屏蔽性能、热性能、力学性能、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的影响;同时,对Gr/PEG/PLA三元复合材料进行退火处理,研究退火时间对其结晶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XRD和DSC测试表明,本文使用的PLA同时存在α和β两种晶型。本文采用的溶液涂膜法,可以在温和条件下制备出Gr/PLA二元共混物薄膜。随着Gr含量增加,POM视场中的PLA球晶数目增加,球晶尺寸变小。波长200-800 nm范围内,Gr/PLA薄膜的透光率随着波长增加而增加,表明Gr/PLA二元共混物对紫外光具有更好的屏蔽效应;波长为800 nm时,Gr/PLA薄膜的透光率随着Gr含量增加逐渐减小。Gr含量为0.5 phr时,Gr/PLA二元共混物出现多重逾渗转变效应:冷结晶温度最低,耐热性能达到最高;拉伸强度达到33.65 MPa(比纯PLA提高31.9%),断裂伸长率达到4.91%(较纯PLA提高8.6%),实现了PLA的同时增韧增强。Gr含量高于0.5 phr后,在PLA基体中发生部分团聚,导致Gr/PLA共混物的力学性能降低、结晶速率变慢、耐热性能变差。非等温结晶研究表明,Gr/PLA二元共混物的结晶速率常数(ka)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加而增加,半结晶时间(t1/2)随着的增大而减小。相同升温速率下,随着Gr含量增加,Gr/PLA共混物的ka先增加后减小,t1/2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2)PLA与PEG共混后,球晶尺寸由10-40μm增大到80μm,玻璃化转变温度(Tg)由62.8℃降低到54.2℃,PEG/PLA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达到20.2 MPa(较纯PLA降低20.7%),断裂伸长率达到5.75%(较纯PLA提高27.2%)。随着Gr含量增加,Gr/PEG/PLA三元复合材料中,相邻球晶间的挤压现象更明显,出现晶粒细化效应;冷结晶峰温度降低,结晶速率加快。PEG的引入,一方面使得Gr在PLA基体中能够均匀且稳定地分散,另一方面加快了PLA大分子链的迁移速率,从而增强其运动能力,与Gr产生良好的协同效应,该三元复合材料在Gr含量为1.0 phr时实现了PLA的同时增韧增强:拉伸强度达到27.2 MPa,断裂伸长率达到7.1%。随着升温速率增加,冷结晶峰温度增加,结晶焓增大,Gr/PEG/PLA复合材料比Gr/PLA共混物结晶速率更快,完成结晶所需的时间更短;相同升温速率下,Gr含量为1.0 phr的Gr/PEG/PLA复合材料,结晶速率最快,球晶结构更完善。(3)退火时间从30 min增加到60 min,Gr/PEG/PLA三元复合材料的特征衍射峰位置基本不变,但是其衍射峰强度显著增加,表明退火处理能够促进PLA球晶的完善,增强分散相与PLA基体的相互作用。DSC测试结果可知,Gr含量为1.0 phr的Gr/PEG/PLA三元复合材料退火处理60 min,结晶度达到39.7%。退火处理后依然形成PLA球晶,直径明显增大,且球晶完善度更高。引入Gr和PEG后,POM视场中的PLA球晶数目明显增大,直径减小。Gr含量为1.0 phr的Gr/PEG/PLA三元复合材料,在100℃退火处理60min后,拉伸强度达到32.5 MPa(比未退火处理前提高19.3%),断裂伸长率达到3.8%(比未退火处理前降低46.2%)。退火处理时间增加至90 min,拉伸强度达到33.7 MPa(比未退火处理前提高23.8%),断裂伸长率达到3.4%(比未退火处理前降低52.1%)。